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9页
        1.3.1 核心问题第13-14页
        1.3.2 风景园林小气候核心三要素研究第14-17页
        1.3.3 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第17-19页
    1.4 研究框架第19-22页
2 研究基础第22-4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36页
        2.1.1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形成要素与系统功效的相关概念第22-28页
        2.1.2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空间要素与空间形态结构相关概念第28-31页
        2.1.3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物理评价与主观评价相关概念第31-36页
    2.2 气候分类方法研究第36-44页
        2.2.1 常用气候分类方法第37-38页
        2.2.2 代表性气候分类方法评析第38-43页
        2.2.3 适用于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气候分类方法第43-44页
    2.3 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相关学科领域与研究团队第44-46页
        2.3.1 学科分类依据第44页
        2.3.2 参考学科框架第44-46页
3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机制与调控研究第46-72页
    3.1 文献选择第46-49页
        3.1.1 中文数据来源第46-48页
        3.1.2 英文文献选择第48-49页
    3.2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形成要素与系统功效研究基础第49-56页
        3.2.1 城市户外活动空间的要素组成第50-53页
        3.2.2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的要素组成第53-54页
        3.2.3 城市户外活动空间与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关联研究第54-56页
    3.3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机制研究进展第56-71页
        3.3.1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特征研究第58-67页
        3.3.2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第67-69页
        3.3.3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典型空间单元的设计研究第69-71页
    3.4 总结第71-72页
        3.4.1 分析研究第71页
        3.4.2 设计研究第71-72页
4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人体舒适评价研究第72-110页
    4.1 文献选择第72-78页
        4.1.1 城市户外环境人体舒适的感受评价第72-78页
        4.1.2 城市户外环境人体舒适的物理评价第78页
    4.2 城市建成环境人体舒适评价研究第78-95页
        4.2.1 建成环境热舒适评价研究脉络第79-81页
        4.2.2 建成环境舒适度的评价研究第81-93页
        4.2.3 生理模型研究第93-95页
    4.3 户外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研究进展第95-106页
        4.3.1 户外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第95-99页
        4.3.2 户外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综合应用案例研究第99-106页
    4.4 总结第106-110页
        4.4.1 建成环境舒适评价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第106-108页
        4.4.2 户外环境人体舒适评价研究第108页
        4.4.3 未来研究方向第108-110页
5 城市户外活动典型空间单元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第110-122页
    5.1 城市户外活动空间适应性设计框架第110-112页
        5.1.1 设计框架第110-111页
        5.1.2 设计原则第111-112页
    5.2 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框架与案例研究第112-117页
        5.2.1 设计框架案例研究第112-116页
        5.2.2 设计案例研究第116-117页
    5.3 广场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框架与案例研究第117-122页
        5.3.1 广场空间主观与客观评价第117页
        5.3.2 分析第117-118页
        5.3.3 通过设计进行研究第118-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0页
附录第140-144页
    表录第140-142页
    图录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出租车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补体应答基因RGC-32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