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小清河健康状况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综述 | 第12-18页 |
1.2.1 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及方法 | 第12-14页 |
1.2.2 生物完整性指数法概述 | 第14-16页 |
1.2.3 生物完整性指数法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研究区域 | 第18-21页 |
1.3.1 小清河自然概况 | 第18-19页 |
1.3.2 小清河生态状况 | 第19-20页 |
1.3.3 小清河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位点的选择方法 | 第21-23页 |
2.2 鱼类采样方法 | 第23-24页 |
2.3 生境及水体理化值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4 候选指标的筛选方法 | 第25-26页 |
2.4.1 分布范围筛选方法 | 第25页 |
2.4.2 判别能力筛选方法 | 第25页 |
2.4.3 相关性分析筛选方法 | 第25-26页 |
2.5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5.1 1、3、5赋值法 | 第26页 |
2.5.2 比值法 | 第26-27页 |
2.6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 第27-29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3.1 小清河鱼类组成 | 第29-32页 |
3.2 候选指标筛选 | 第32-40页 |
3.2.1 分布范围筛选 | 第35-36页 |
3.2.2 判别能力筛选 | 第36-38页 |
3.2.3 相关性分析筛选 | 第38-40页 |
3.3 F-IBI评分与评价 | 第40-42页 |
3.4 F-IBI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42-45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5-47页 |
4.1 小清河鱼类组成 | 第45页 |
4.2 小清河河流健康状况 | 第45-46页 |
4.3 小清河污染因子 | 第46-4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7-51页 |
5.1 采样点的选取 | 第47页 |
5.2 采样时间 | 第47-48页 |
5.3 生境及水体理化因子 | 第48页 |
5.4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法 | 第48-50页 |
5.5 小清河健康评估研究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