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BR薄膜及分子的光致各向异性与全息存储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概论第11-24页
    1.1 菌紫质的结构第11-14页
    1.2 菌紫质的相关光学性质第14-20页
        1.2.1 BR的光电效应第14页
        1.2.2 BR的光循环第14-18页
        1.2.3 BR的光致变色效应第18-19页
        1.2.4 BR的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第19页
        1.2.5 BR的偏振全息特性第19-20页
    1.3 菌紫质的发展历史、研究状况及应用第20-22页
        1.3.1 菌紫质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状况第20-21页
        1.3.2 菌紫质的应用第21-22页
    1.4 研究材料BR-D96N聚合物薄膜的简介第22-23页
    1.5 本论文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菌紫质的光致各向异性的研究第24-43页
    2.1 BR聚合物薄膜及BR分子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基础第25-32页
        2.1.1 吸收截面第26-29页
        2.1.2. 光致二向色性与光致双折射性的推导第29-32页
    2.2 BR聚合物薄膜及BR分子光致各向异性的实验处理第32-43页
        2.2.1 B-POA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第33-39页
        2.2.2 B-M-POA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第39-41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全息存储应用的研究——全息数据共线存储实验第43-53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4-51页
        3.1.1 实验材料、实验光路与方法第44-45页
        3.1.2 参考光加载图像的确定第45-51页
    3.2 最佳结果与讨论第51-52页
    3.3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4G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