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重庆公共租赁房住区生态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5页
1 绪论第15-33页
   ·研究背景第15-20页
     ·全球环境和能源危机下的生态设计趋势第15-16页
     ·逐步完善的中国住房保障体系与公共租赁房建设热潮第16-17页
     ·机遇与挑战并存——重庆的城市化加速与生态困境第17-18页
     ·重庆生态型公共租赁房住区建设的迫切性与艰巨性第18-20页
   ·研究的问题、目的、意义和范围第20-22页
     ·研究问题第20页
     ·研究目的第20-21页
     ·研究意义第21页
     ·研究范围第21-22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25页
     ·公共租赁住房第22页
     ·夹心层第22-23页
     ·住区第23-24页
     ·生态设计第24-25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5-29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25-28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28-29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9-33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研究框架第30-33页
2 重庆公共租赁房生态设计面临的问题与设计原则第33-59页
   ·重庆公共租赁房设计阶段生态性定量评价第33-46页
     ·选址与住区环境评价第34-36页
     ·能源与环境评价第36-37页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第37-38页
     ·住区水环境评价第38-40页
     ·材料与资源评价第40-42页
     ·评价总体概括第42-46页
   ·重庆公共租赁房生态设计面临的现状问题第46-50页
     ·中低标准要求下的生态理念的缺失第46-47页
     ·公共租赁房特征与生态建筑相悖的设计误区第47-48页
     ·重庆公共租赁房生态设计的地域性困境第48-49页
     ·过于强势的“主动式”节能思想和对“高技”的盲目崇拜第49-50页
   ·重庆公共租赁房住区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第50-59页
     ·地域性思考是重庆公共租赁房生态设计的逻辑起点第50-53页
     ·生态策略与建筑类型相融合是方案可实施的先决条件第53-55页
     ·经济技术适宜性是公共租赁房生态化的长久之计第55-59页
3 基于全面生态思维的公共租赁房住区选址第59-69页
   ·自然生态观下优先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选址第59-62页
     ·追随区域地理特征和地域气候条件的生态选址第59-61页
     ·优先使用废弃土地进行改良再开发第61-62页
   ·经济生态观下体现节约高效的建设选址第62-65页
     ·优先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区域第62-64页
     ·与产业用地适当靠近第64-65页
   ·社会生态观下注重和谐平等的建设选址第65-69页
     ·注重城市空间布局的平衡第65-67页
     ·体现营造社会公平的城市混居模式第67-69页
4 公共租赁房住区空间生态规划第69-111页
   ·集约型土地利用第69-79页
     ·高密型开发模式第69-73页
     ·节约型土地利用第73-79页
   ·高效交通组织第79-85页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引入第80-83页
     ·提倡步行的内部交通组织第83-85页
   ·适应重庆气候特征的环境要素优化第85-103页
     ·适应采光的建筑布局第85-91页
     ·利于自然通风建筑布局第91-98页
     ·绿化环境调节微气候第98-103页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第103-111页
     ·对受保障人群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初步认知第103-107页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分析第107页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与建设应对策略第107-111页
5 重庆高层公共租赁房单体生态设计第111-131页
   ·建筑节地与节材第111-118页
     ·小户型设计第111-114页
     ·降低建筑层高第114-116页
     ·底层架空及多种接地形式第116-117页
     ·反思“外天井”对节地节材的弊端第117-118页
   ·建筑采光第118-124页
     ·高层公租房采光分析第119-122页
     ·自然采光优化策略第122-124页
   ·建筑通风第124-131页
     ·高层公租房通风分析第125-126页
     ·“内廊式”式建筑的自然通风策略第126-131页
6 管式生态居住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房的可行性探讨第131-151页
   ·公共租赁房管式居住模式设计及分析第131-141页
     ·管式居住模式概述第131-133页
     ·管式户型设计与分析第133-138页
     ·套型组合模式第138-141页
   ·管式模式采光通风分析第141-151页
     ·自然采光模拟与分析第141-145页
     ·自然通风模拟与分析第145-151页
7 结语与展望第151-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59页
附录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剪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下一篇:齿轮锥鼓渐进式防坠安全器的仿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