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江汉和江南西部地区春玉米涝渍灾害指标研究及风险评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涝渍灾害指标研究第11-13页
            1.2.1.1 气候涝渍指标研究第11-12页
            1.2.1.2 社会经济涝渍灾害指标研究第12页
            1.2.1.3 农业涝渍灾害指标研究第12-13页
        1.2.2 玉米涝渍灾害指标研究第13页
        1.2.3 作物蒸散研究第13-15页
            1.2.3.1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研究第13-14页
            1.2.3.2 作物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第14-15页
        1.2.4 涝渍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9页
    2.1 研究区域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页
    2.3 资料来源第19-20页
    2.4 研究方法第20-29页
        2.4.1 春玉米生育时段划分与分区第20-21页
        2.4.2 春玉米涝渍灾害样本处理第21-22页
            2.4.2.1 涝渍灾害对春玉米影响时段的划分第21页
            2.4.2.2 春玉米涝渍灾害等级划分第21页
            2.4.2.3 春玉米涝渍灾害样本构建第21-22页
        2.4.3 春玉米涝渍灾害前期降水影响时段的筛选设定第22页
        2.4.4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第22-23页
        2.4.5 降水需水差的计算第23页
        2.4.6 春玉米涝渍灾害指标因子与涝渍灾情等级的相关分析第23-24页
        2.4.7 权重系数厘定第24页
        2.4.8 当量降水量与当量降水需水差的构建第24-25页
            2.4.8.1 当量降水量的构建第24页
            2.4.8.2 当量降水需水差的构建第24-25页
        2.4.9 指标临界值的确定第25页
        2.4.10 高斯分布的Lilliefors检验第25-26页
        2.4.11 t -分布区间估计方法第26页
        2.4.12 指标验证第26页
        2.4.13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分析第26-29页
            2.4.13.1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概率估算第26-28页
            2.4.13.2 致灾风险指数构建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降水量的春玉米涝渍灾害指标构建及风险分析第29-39页
    3.1 春玉米涝渍灾害等级指标的构建第29-31页
        3.1.1 当量降水量构建第29-30页
        3.1.2 涝渍灾害指标因子序列构建第30页
        3.1.3 涝渍灾害等级指标构建第30-31页
    3.2 春玉米涝渍灾害等级指标的验证第31-32页
    3.3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分析第32-38页
        3.3.1 春玉米涝渍灾害的时间分布第32-34页
        3.3.2 春玉米涝渍灾害的空间分布第34-38页
            3.3.2.1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概率分布第34-36页
            3.3.2.2 春玉米涝渍致灾风险指数分布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降水需水差的春玉米涝渍灾害指标构建及风险分析第39-49页
    4.1 春玉米涝渍灾害等级指标的构建第39-41页
        4.1.1 当量降水需水差构建第39-40页
        4.1.2 涝渍灾害指标因子序列构建第40页
        4.1.3 涝渍灾害等级指标构建第40-41页
    4.2 春玉米涝渍灾害等级指标的验证第41-43页
    4.3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分析第43-48页
        4.3.1 春玉米涝渍灾害的时间分布第43-44页
        4.3.2 春玉米涝渍灾害的空间分布第44-48页
            4.3.2.1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概率分布第44-46页
            4.3.2.2 春玉米涝渍致灾风险指数分布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第49-57页
    5.1 春玉米涝渍当前过程和前期影响效应对比第49-50页
    5.2 春玉米涝渍灾害指标对比第50-51页
    5.3 春玉米涝渍灾害风险分析对比第51-55页
        5.3.1 春玉米涝渍灾害时间分布对比第51-52页
        5.3.2 春玉米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对比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7-61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讨论第58页
    6.3 本文创新点第58-59页
    6.4 不足之处及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个人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误差订正方法在中国区域气候模拟中的比较和应用
下一篇:台风条件下的海洋资料集合最优插值同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