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纳米系统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纳米发电机第10-15页
        1.2.1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第10-14页
        1.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第14-15页
    1.3 自供能纳米系统第15-19页
    1.4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提高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第22-38页
    2.1 提高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的方法第22-29页
        2.1.1 使用高压电系数的压电材料第22-24页
        2.1.2 集成法第24-25页
        2.1.3 减少纳米发电机的内部损耗第25-26页
        2.1.4 纳米线定向法第26-29页
    2.2 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的方法第29-36页
        2.2.1 使用更易得失电子的材料第30页
        2.2.2 表面制作微纳结构第30-31页
        2.2.3 倾斜微纳结构增强摩擦第31-33页
        2.2.4 电荷注入法第33-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紫外探测系统第38-54页
    3.1 自供能紫外强度等级探测系统第38-44页
        3.1.1 自供能紫外强度等级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第38-39页
        3.1.2 纳米发电机的制作与性能测试第39-42页
        3.1.3 紫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第42页
        3.1.4 自供能紫外强度等级探测器测试第42-44页
    3.2 对紫外敏感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第44-49页
        3.2.1 器件设计与制作第44-46页
        3.2.2 对紫外敏感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第46-49页
    3.3 自供能紫外强度探测系统第49-52页
        3.3.1 自供能紫外强度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第49-50页
        3.3.2 自供能紫外强度探测系统的测试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可植入体内的自供能生物传感系统第54-73页
    4.1 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纳米发电机第54-61页
        4.1.1 压电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第54-56页
        4.1.2 BZT-BCT纳米线的生物相容性第56-59页
        4.1.3 纳米发电机的生物相容性第59-61页
    4.2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无线驱动纳米发电机第61-68页
        4.2.1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无线驱动纳米发电机的制作方法第61-62页
        4.2.2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无线驱动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第62-64页
        4.2.3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无线驱动纳米发电机输出信号的真伪判定第64-66页
        4.2.4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无线驱动纳米发电机应用于生物体内第66-68页
    4.3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自供能无线生物传感系统第68-71页
        4.3.1 低能耗的无线信号传输单元第68-70页
        4.3.2 可植入生物体内的自供能无线生物传感系统的制作与测试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基于倾斜纳米线阵列的自供能输运第73-95页
    5.1 离子束刻蚀法制备倾斜的纳米线阵列结构第73-83页
        5.1.1 离子束刻蚀法制备倾斜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第73-74页
        5.1.2 倾斜纳米线阵列的形成机理第74-78页
        5.1.3 氩离子入射角度对刻蚀结果的影响第78-79页
        5.1.4 刻蚀时间对纳米线长度的影响第79-80页
        5.1.5 使用掩膜控制纳米线的直径和排列方式第80-83页
    5.2 反应离子刻蚀法制备高长径比的倾斜纳米线阵列第83-87页
        5.2.1 反应离子刻蚀制备倾斜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第83-85页
        5.2.2 纳米线阵列的形成过程第85-86页
        5.2.3 倾斜角度和刻蚀时间对纳米线阵列形貌的影响第86-87页
    5.3 基于倾斜纳米线阵列的自供能定向输运第87-94页
        5.3.1 对固体薄膜的自供能定向输运第87-90页
        5.3.2 对固体小颗粒的自供能定向输运第90-92页
        5.3.3 对水滴的自供能定向输运第92-94页
    5.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7页
    6.1 主要结论第95-96页
    6.2 研究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宅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功耗独立的抗DPA攻击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