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2-14页 |
图目录 | 第14-17页 |
表目录 | 第17-19页 |
1 绪论 | 第19-4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页 |
1.2 稀土金属配合物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 第19-29页 |
1.2.1 单烯烃聚合 | 第19-22页 |
1.2.2 苯乙烯聚合 | 第22-25页 |
1.2.3 1,3-共轭二烯聚合 | 第25-29页 |
1.3 理论计算化学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 第29-43页 |
1.3.1 单烯烃聚合理论研究进展 | 第30-37页 |
1.3.2 苯乙烯聚合理论研究进展 | 第37-39页 |
1.3.3 1,3-共轭二烯聚合理论研究进展 | 第39-43页 |
1.4 理论计算方法及应用 | 第43-47页 |
1.4.1 计算方法 | 第43-46页 |
1.4.2 基组 | 第46-47页 |
1.4.3 基组重叠误差 | 第4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47-49页 |
2 单核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1-己烯全同聚合的理论研究 | 第49-67页 |
2.1 引言 | 第49-50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50-5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5页 |
2.3.1 1-己烯聚合的区域选择性 | 第52-58页 |
2.3.2 1-己烯聚合的立体选择性 | 第58-59页 |
2.3.3 一价和二价阳离子物种的活性比较 | 第59-62页 |
2.3.4 [(~iPr-trisox)Sc(CH_2SiMe_3)]~(2+)和[(~iPr-trisox)Y(CH_2SiMe_3)]~(2+)物种活性比较 | 第62-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3 Lewis碱影响不同单核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性能的理论研究 | 第67-88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68-6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6页 |
3.3.1 外源Lewis碱THF效应 | 第69-72页 |
3.3.2 不同金属活性对比 | 第72-76页 |
3.3.3 内源Lewis碱氨基苄基效应 | 第76-80页 |
3.3.4 内源Lewis碱甲氧苯基效应 | 第80-8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4 单核钪配合物催化共轭二烯选择性聚合的理论研究 | 第88-100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8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9-99页 |
4.3.1 茂基Sc金属配合物催化戊二烯顺式-1,4全同聚合 | 第89-93页 |
4.3.2 含“NP”非茂基配体的金属Sc配合物催化丁二烯顺式-1,4聚合和异戊二烯3,4聚合 | 第93-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5 La-Al双核配合物催化异戊二烯反式-1,4聚合的理论研究 | 第100-115页 |
5.1 引言 | 第100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100-10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3页 |
5.3.1 活性物种 | 第101-103页 |
5.3.2 异戊二烯反式-1,4聚合机理 | 第103-107页 |
5.3.3 选择性 | 第107-111页 |
5.3.4 Y类似物催化异戊二烯顺式-1,4聚合机理 | 第111-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6.1 结论 | 第115-116页 |
6.2 创新点 | 第116页 |
6.3 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附录A 关键附图 | 第129-137页 |
附录B 关键附表 | 第137-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