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相关学术史的回顾 | 第8-11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 第12-13页 |
2 苏区小学教材建设的发展脉络及其阶段特征 | 第13-21页 |
·萌芽期(1928 年10 月至1929 年1 月) | 第13-14页 |
·历史背景 | 第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教材建设的阶段特征 | 第13-14页 |
·发展期(1929 年1 月至1931 年11 月) | 第14-16页 |
·历史背景 | 第14页 |
·教材建设情况 | 第14-15页 |
·阶段内容特点及简要评介 | 第15-16页 |
·繁荣期(1931 年11 月至1934 年10 月) | 第16-19页 |
·历史背景 | 第16页 |
·教材建设情况 | 第16-19页 |
·阶段特点 | 第19页 |
·转换期(1934 年10 月至1937 年7 月) | 第19-21页 |
·历史背景 | 第19-20页 |
·主要内容梳理 | 第20页 |
·阶段内容特点及简要评介 | 第20-21页 |
3 苏区小学教材建设队伍考察 | 第21-34页 |
·革命教育家的主张与实践—教材建设的推动者与领导者 | 第21-29页 |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报告 | 第21-22页 |
·徐特立的教材思想与编审委员会的成立 | 第22-25页 |
·瞿秋白的教育指导思想与活动 | 第25-26页 |
·成仿吾编审学校教科书 | 第26-27页 |
·黄道与《工农读本》 | 第27-29页 |
·专业编审人员——通用教材的正规军 | 第29-31页 |
·普通教师——教材编写的主力军 | 第31-34页 |
·普通教师的组成成分 | 第31页 |
·教师短期培训提高教材编写水平 | 第31-32页 |
·独立编写的组织形式与行政安排的组织方式 | 第32-33页 |
·补充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 第33-34页 |
4 苏区小学教材的编纂、发行与选用 | 第34-41页 |
·教材的编审出版机构 | 第34-35页 |
·教材的印刷机构与印刷方式 | 第35-36页 |
·印刷机构 | 第35-36页 |
·印刷方式 | 第36页 |
·教材的发行 | 第36-38页 |
·发行机构 | 第36-37页 |
·发行方式 | 第37-38页 |
·教材的供给 | 第38-40页 |
·教材的选用 | 第40-41页 |
5 苏区小学使用的教材 | 第41-57页 |
·国语教材 | 第41-46页 |
·算术教材 | 第46-47页 |
·常识教材 | 第47-49页 |
·游艺教材 | 第49-57页 |
·音乐教材 | 第49-52页 |
·体育、游戏教材 | 第52-57页 |
结语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