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植物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1(APX1)的热稳定性改良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表第7-12页
一 引言第12-24页
    1.1 文献综述——植物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1的研究进展第12-23页
        1.1.1 APX1的酶学特性第12-15页
            1.1.1.1 APX1的基本特性第12-13页
            1.1.1.2 APX1的结构特性第13-14页
            1.1.1.3 APX1的酶活性调节第14-15页
        1.1.2 植物APX1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5-18页
            1.1.2.1 植物APX1基因的特点第15-16页
            1.1.2.2 植物APX1基因的诱导表达第16页
            1.1.2.3 植物APX1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第16-17页
            1.1.2.4 植物APX1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第17-18页
        1.1.3 植物APX1的生物学作用第18-20页
            1.1.3.1 调控胞内氧化还原态水平第18-19页
            1.1.3.2 参与植物抗逆普适性及抗交叉胁迫第19页
            1.1.3.3 保护细胞器和基因组第19-20页
        1.1.4 植物APX1的应用第20-23页
            1.1.4.1 APX1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20-22页
            1.1.4.2 APX1的其它应用第22-23页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24-44页
    2.1 材料第24-31页
        2.1.1 植物材料第24-25页
        2.1.2 菌种和质粒第25页
        2.1.3 工具酶和试剂第25-26页
            2.1.3.1 工具酶第25页
            2.1.3.2 主要试剂第25-26页
        2.1.4 引物第26-27页
        2.1.5 试剂配制第27-30页
        2.1.6 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44页
        2.2.1 APX1基因的克隆第31-38页
            2.2.1.1 RNA的提取第31页
            2.2.1.2 RNA电泳第31-32页
            2.2.1.3 反转录合成c DNA第32页
            2.2.1.4 APX1基因的扩增第32-33页
            2.2.1.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回收目的片段第33-34页
            2.2.1.6 PCR产物及载体的酶切第34-35页
                2.2.1.6.1 JcAPX1和AtAPX1的酶切第34页
                2.2.1.6.2 DNA酶切产物的溶液纯化第34页
                2.2.1.6.3 载体pET32a(+)的酶切第34-35页
            2.2.1.7 DNA连接和转化第35-36页
                2.2.1.7.1 连接第35页
                2.2.1.7.2 转化第35-36页
                    2.2.1.7.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5页
                    2.2.1.7.2.2 大肠杆菌DNA转化第35-36页
            2.2.1.8 重组子的筛选第36页
            2.2.1.9 重组质粒p ET(Jc APX1)和p ET(At APX1)的提取和测序第36-38页
                2.2.1.9.1 质粒DNA提取第36-37页
                2.2.1.9.2 菌种的保存第37-38页
                2.2.1.9.3 测序第38页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8页
        2.2.3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39页
            2.2.3.1 接头酶切片段的制备第38页
            2.2.3.2 重组载体酶切片段的制备第38-39页
                2.2.3.2.1 重组载体的酶切第38-39页
                2.2.3.2.2 重组载体的快速去磷酸化第39页
            2.2.3.3 接头与重组载体片段的连接及转化第39页
            2.2.3.4 重组子的筛选及质粒提取第39页
            2.2.3.5 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第39页
        2.2.4 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热稳定性分析第39-42页
            2.2.4.1 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9页
            2.2.4.2 菌液的超声裂解第39-40页
            2.2.4.3 APX1及其融合蛋白样品的温度梯度处理第40页
            2.2.4.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40-42页
                2.2.4.4.1 SDS-PAGE胶的制备第40-41页
                2.2.4.4.2 上样电泳第41页
                2.2.4.4.3 蛋白胶快速染色及脱色第41-42页
        2.2.5 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胶活性染色第42页
            2.2.5.1 样品制备第42页
            2.2.5.2 非变性PAGE胶的配制及电泳第42页
            2.2.5.3 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胶活性染色第42页
        2.2.6 分光光度法测定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酶活性第42-44页
            2.2.6.1 样品制备第42-43页
            2.2.6.2 酶活测定第43页
            2.2.6.3 蛋白条带灰度值分析第43-44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44-59页
    3.1 APX1基因的克隆第44-48页
        3.1.1 JcAPX1基因克隆第44-46页
            3.1.1.1 JcAPX1基因扩增第44页
            3.1.1.2 JcAPX1 PCR产物及载体pET32a(+)的酶切第44-45页
            3.1.1.3 pET(JcAPX1)阳性重组子的鉴定及质粒提取第45-46页
        3.1.2 AtAPX1基因的克隆第46-48页
            3.1.2.1 AtAPX1基因扩增第46页
            3.1.2.2 AtAPX1 PCR产物及载体pET32a(+)的酶切第46-47页
            3.1.2.3 pET(AtAPX1)阳性重组子的鉴定及质粒提取第47-48页
    3.2 APX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51页
        3.2.1 JcAPX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50页
            3.2.1.1 JcAPX1基因的序列分析第48-49页
            3.2.1.2 JcAPX1蛋白的保守结构域预测第49页
            3.2.1.3 JcAPX1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9-50页
        3.2.2 AtAPX1基因的序列分析第50-51页
    3.3 APX1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1-54页
        3.3.1 接头的选择和克隆第51-53页
        3.3.2 pET(APX1-X)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54页
    3.4 Jc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4-55页
    3.5 Jc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酶活性分析第55-57页
    3.6 AtAPX1及其融合蛋白的热稳定性及酶活性分析第57-59页
四 总结与讨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载小檗碱的羧甲基β-环糊精修饰的蒙脱石超分子网络的抗菌活性
下一篇: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