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中关联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路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基于个案的剖析第14-20页
    一、典型的判决第14-15页
        (一)沈希贤等人诉北京市规划委案第14-15页
        (二)念泗三村诉扬州市规划局案(简称念泗三村案)第15页
    二、争点的分析第15-18页
        (一)沈希贤案的“共同要件”审理思路第16-17页
        (二)念泗三村案的“附带审查”审理思路第17-18页
    三、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第二章 关联行为释义第20-28页
    一、关联行为的源起与争论第20-23页
        (一)非诉行政行为第20-21页
        (二)关联行为第21页
        (三)前置行政行为第21-22页
        (四)附属证据性行政行为第22-23页
    二、关联行为的内涵与外延第23-25页
        (一)多阶段行政行为第23-24页
        (二)多阶段行政程序第24页
        (三)多阶段行政行为与多阶段行政程序的界分第24-25页
        (四)关联行为的内涵与外延第25页
    三、关联行为的类型第25-28页
        (一)初审型关联行为第25-26页
        (二)审批型关联行为第26页
        (三)独立型关联行为第26-28页
第三章 关联行为司法审查的现状与困境第28-37页
    一、司法审查的现状第28-31页
        (一)方案一:另案审第28-29页
        (二)方案二:证据审第29-30页
        (三)方案三:形式审第30页
        (四)方案四:实质审第30-31页
    二、司法审查的困境第31-35页
        (一)多阶段行政行为面临的“效果外化”障碍第31-32页
        (二)多阶段行政程序面临的“行政行为效力”障碍第32-35页
    三、问题的实质:利益的博弈第35-37页
第四章 研究进路的展开:从行政行为到行政过程第37-44页
    一、行政行为论的局限第37-39页
        (一)型式化的封闭性第37-38页
        (二)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第38页
        (三)只关注静态,不关注动态第38-39页
        (四)只关注行政权,不关注行政关系第39页
    二、行政过程论的提出第39-42页
        (一)行政过程论的产生背景第39-40页
        (二)行政过程论的主要观点第40-41页
        (三)行政过程论的评析第41-42页
    三、研究进路的选择:行政过程论视野,行政行为论方法第42-44页
第五章 关联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路第44-52页
    一、多阶段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路第44-48页
        (一)经验:放宽的“效果外化”标准第44-45页
        (二)思路:初审型关联行为的审查进路第45-46页
        (三)思路:审批型关联行为的审查进路第46-47页
        (四)问题:后阶段行政行为是否还可诉第47-48页
    二、多阶段行政程序的司法审查进路第48-52页
        (一)违法性继承的考量第48-49页
        (二)独立型关联行为的审查进路第49-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链球菌2型感染相关的SLA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下一篇:内置式机载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