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存废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存废之争议第10-16页
    1.1 我国贪污受贿犯罪的表现及危害第10-11页
    1.2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存废的基本观点及理由第11-13页
        1.2.1 废除论及其理由第11页
        1.2.2 扩大论及其理由第11-12页
        1.2.3 限制论及其理由第12页
        1.2.4 笔者对上述观点的评价第12-13页
    1.3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存废争议的影响因素第13-16页
        1.3.1 重刑主义法制传统第14页
        1.3.2 民间舆论因素第14-16页
第二章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的历史和现实考察第16-23页
    2.1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的历史考察第16-17页
    2.2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的现实考察第17-19页
        2.2.1 仅适用于极其严重的案例第17-18页
        2.2.2 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比例较低第18页
        2.2.3 适用死缓执行方式则相对多见第18-19页
    2.3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变化的原因第19-23页
        2.3.1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第19页
        2.3.2 总体上死刑适用比例的降低第19-20页
        2.3.3 司法机关对死刑的迷信有所破除第20-21页
        2.3.4 贪污受贿犯罪的特殊性得到认识第21-23页
第三章 贪污受贿犯罪限制死刑适用的理论依据第23-27页
    3.1 死刑功能角度的依据第23-25页
        3.1.1 贝卡利亚的相关论点第23-24页
        3.1.2 贪污受贿犯罪案件适用死刑作用有限第24-25页
    3.2 比较法层面的依据第25-27页
        3.2.1 国际公约的规定第25页
        3.2.2 保留死刑国家的实践第25-27页
第四章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控制的目标第27-32页
    4.1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控制的长期目标第27-28页
        4.1.1 应将贪污受贿犯罪列入死刑罪名削减范围第27页
        4.1.2 理由和依据第27-28页
    4.2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控制的近期目标第28-29页
        4.2.1 死刑仅适用于少数案件第28-29页
        4.2.2 以死缓作为特殊的执行方式第29页
    4.3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控制的其他问题第29-32页
        4.3.1 消除公众对死刑的迷信第29-30页
        4.3.2 完善公权的运行和监督制度第30-32页
结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防治兔人工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及免疫因子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