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LD泵浦铯蒸汽激光器的理论建模与工作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6页
    1.2 DPAL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6-24页
    1.3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4-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论文结构安排第25-27页
第2章 铯基本性质、碱金属蒸汽激光器运行条件及关键技术第27-47页
    2.1 铯的基本性质第27-31页
        2.1.1 物理性质第27-29页
        2.1.2 能级结构及光谱性质第29-31页
    2.2 铯原子的泵浦发光机制和DPAL的运行条件第31-35页
        2.2.1 铯原子的泵浦发光机制第31-34页
        2.2.2 DPAL运行条件第34-35页
    2.3 DPAL关键技术第35-45页
        2.3.1 原子吸收谱与泵浦源发射谱的光谱匹配第35-39页
        2.3.2 碱金属原子在精细结构能级间的快速弛豫第39-41页
        2.3.3 泵浦耦合技术第41-43页
        2.3.4 蒸汽池的热管理第43-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连续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理论建模第47-65页
    3.1 端面泵浦DPAL速率方程和有效泵浦光强第47-52页
        3.1.1 速率方程第47-50页
        3.1.2 有效泵浦光强第50-52页
    3.2 各能级粒子数密度第52-58页
        3.2.1 小信号增益建立时的各能级粒子数密度第52-55页
        3.2.2 增益饱和过程中的各能级粒子数密度第55-56页
        3.2.3 稳定振荡时的各能级粒子数密度第56-58页
    3.3 有效激光光强和输出激光光强第58-62页
        3.3.1 有效激光光强第58-60页
        3.3.2 输出激光光强第60-62页
    3.4 模型的数值求解算法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连续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工作特性理论研究与分析第65-95页
    4.1 端面连续泵浦铯DPAL增益和吸收特性第65-72页
        4.1.1 小信号增益和吸收系数第66-69页
        4.1.2 增益和吸收系数的饱和过程第69-71页
        4.1.3 稳定振荡时的增益和吸收系数第71-72页
    4.2 铯DPAL的阈值问题第72-83页
        4.2.1 铯DPAL的阈值条件第72-73页
        4.2.2 运行参量的临界值第73-79页
        4.2.3 阈值泵浦光强第79-83页
    4.3 铯DPAL的连续输出特性和运行参量优化第83-88页
        4.3.1 铯DPAL的连续输出特性第83-87页
        4.3.2 铯DPAL的运行参量优化第87-88页
    4.4 无烃DPAL工作特性分析第88-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5章LD连续泵浦铯蒸汽激光器实验研究第95-117页
    5.1 端面泵浦铯DPAL实验系统设计第95-102页
        5.1.1 系统结构和原理第95-96页
        5.1.2 泵浦源、泵浦光耦合装置和谐振腔第96-98页
        5.1.3 增益装置第98-102页
    5.2 连续泵浦铯DPAL实验结果分析第102-112页
        5.2.1 铯DPAL的调试出光第102-105页
        5.2.2 输出功率、光光效率和斜效率第105-106页
        5.2.3 最佳输出镜反射率第106-107页
        5.2.4 准直透镜焦距的影响第107-109页
        5.2.5 最低运行温度及温度对效率的影响第109-112页
    5.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第112-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脉冲泵浦铯蒸汽激光器理论与实验研究第117-135页
    6.1 脉冲泵浦铯DPAL理论模型第117-122页
        6.1.1 脉冲泵浦铯DPAL速率方程第117-119页
        6.1.2 铯DPAL的弛豫振荡第119-122页
    6.2 增益开关型脉冲铯DPAL工作特性第122-126页
        6.2.1 泵浦作用时间第123-124页
        6.2.2 输出特性模拟及分析第124-126页
    6.3 脉冲准连续泵浦铯DPAL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26-133页
        6.3.1 脉冲泵浦对热效应的改善第126-129页
        6.3.2 脉冲泵浦的斜效率和阈值泵浦功率第129-130页
        6.3.3 铯激光波形及理论对比第130-133页
    6.4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9页
    7.1 论文总结第135-137页
    7.2 创新点第137页
    7.3 研究展望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3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53-155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棱镜—光栅型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优化设计及集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磁流变抛光液的研制及去除函数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