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外科论文--肛门病论文

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0-13页
    1. 祖国医学对痔病的认识第10页
        1.1 祖国医学对痔认识的历史沿革第10页
        1.2 病因病机第10页
    2. 现代医学对痔病的认识第10-11页
        2.1 痔病的概念第10页
        2.2 痔病的发病机制第10-11页
    3. 痔病的治疗第11-13页
        3.1 一般治疗第11页
        3.2 非手术治疗第11页
        3.3 手术治疗第11-13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13-19页
    1. 研究对象第13页
    2. 一般资料第13-14页
        2.1 性别第13页
        2.2 年龄第13-14页
        2.3 病程第14页
        2.4 术前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第14页
    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3.1 诊断标准第14-15页
        3.2 纳入标准第15页
        3.3 排除标准第15页
        3.4 中止试验标准第15页
    4. 治疗方法第15-17页
        4.1 术前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第15-16页
        4.2 术前准备第16页
        4.3 麻醉方法第16页
        4.4 手术方法第16-17页
        4.5 术后处理第17页
    5. 观察指标第17-18页
        5.1 一般观察指标第17页
        5.2 疗效观察第17-18页
        5.3 术后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第18页
    6. 统计方法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第19-23页
    1. 总体疗效第19页
    2. 术后肛门疼痛第19-20页
    3. 创面愈合时间第20页
    4. 肛门口径情况第20页
    5. 肛门控便功能第20-21页
    6. 肛门感觉功能第21页
    7. 术后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第21-23页
第四章 讨论第23-26页
    1. 齿线的解剖及作用第23页
        1.1 齿线的解剖第23页
        1.2 齿线的作用第23页
    2. 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的优点第23页
    3. 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的注意事项第23-24页
    4. 观察结果指标分析第24-26页
        4.1 总体疗效第24页
        4.2 术后肛门疼痛第24页
        4.3 创面愈合时间第24页
        4.4 肛门口径情况第24页
        4.5 肛门控便功能第24-25页
        4.6 肛门感觉功能第25页
        4.7 术后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第25-26页
结论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附录一第28-29页
附录二第29-30页
附录三第30-31页
致谢第31-32页
文献综述第32-36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作者简历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萨提亚团体辅导对护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干预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SC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