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9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第2章 纳税人保密权基础理论 | 第11-18页 |
2.1 纳税人保密权的内涵特征 | 第11-16页 |
2.1.1 纳税人保密权的渊源 | 第11-13页 |
2.1.2 纳税人保密权的权利构成 | 第13-15页 |
2.1.3 纳税人保密权的特征 | 第15-16页 |
2.2 纳税人保密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2.2.1 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6页 |
2.2.2 纳税人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的博弈 | 第16-17页 |
2.2.3 提高纳税征管效率的需要 | 第17-18页 |
第3章 纳税人保密权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8-25页 |
3.1 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18-21页 |
3.1.1 相关立法对纳税人保密权内涵界定不清 | 第18-19页 |
3.1.2 纳税人保密权的除外规定不明确 | 第19-20页 |
3.1.3 征税机关保密责任规定缺位 | 第20页 |
3.1.4 纳税人保密权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20-21页 |
3.2 纳税人保密权执法保护不到位 | 第21-23页 |
3.2.1 税收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21页 |
3.2.2 税收执法不规范 | 第21-22页 |
3.2.3 税收执法监管机制失灵 | 第22-23页 |
3.3 纳税人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3.1 纳税人信息保密意识淡薄 | 第23页 |
3.3.2 纳税人维权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3.4 税务办公信息化增加了纳税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 第24-25页 |
第4章 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析 | 第25-34页 |
4.1 域外国家和地区纳税人保密权法律规制的利弊分析 | 第25-31页 |
4.1.1 美国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25-28页 |
4.1.2 日本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28-29页 |
4.1.3 我国台湾地区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29-30页 |
4.1.4 其他国家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30页 |
4.1.5 域外国家和地区纳税人保密权经验的利弊分析 | 第30-31页 |
4.2 域外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4页 |
4.2.1 明确纳税人保密权的内涵 | 第31-32页 |
4.2.2 严格纳税人保密权除外规定的适用条件 | 第32页 |
4.2.3 完善纳税人信息保护系统 | 第32-33页 |
4.2.4 提高税务机关的保密义务意识 | 第33-34页 |
第5章 纳税人保密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4-41页 |
5.1 构建完整的权利保护法律体系 | 第34-36页 |
5.1.1 明确纳税人保密权的内涵 | 第34-35页 |
5.1.2 纳税人保密权的除外规定 | 第35页 |
5.1.3 纳税人纳税信息例外公开的程序 | 第35-36页 |
5.2 完善税务机关的责任问责制 | 第36-38页 |
5.2.1 明确税务机关的责任范围 | 第36页 |
5.2.2 税务机关侵犯纳税人保密权的责任认定 | 第36-37页 |
5.2.3 完善税务机关侵犯纳税人保密权的责任类型 | 第37页 |
5.2.4 税务机关承担责任的方式 | 第37-38页 |
5.3 完善纳税人权利救济机制 | 第38-39页 |
5.3.1 完善税收行政复议制度 | 第38页 |
5.3.2 完善税收行政诉讼制度 | 第38-39页 |
5.4 完善税收监管机制 | 第39页 |
5.4.1 完善税收征管的民主监督 | 第39页 |
5.4.2 完善税收征管的内外部监督 | 第39页 |
5.5 提高纳税人的信息保密意识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