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离子掺杂对氧化钛基阻变存储器的性能影响及导电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阻变存储器(RRAM)的概念第8-11页
        1.1.1 RRAM的基本操作第9-10页
        1.1.2 RRAM的性能指标第10-11页
    1.2 阻变存储器存储机制第11-14页
        1.2.1 离子阻变类型第11-12页
        1.2.2 电子阻变类型第12-14页
    1.3 电子型阻变器件的发展第14-15页
    1.4 掺杂对阻变存储器的影响第15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薄膜制备技术以及表征技术第17-21页
    2.1 薄膜沉积设备介绍及其原理第17-19页
        2.1.1 阻变层溅射设备—沉积离子掺杂的氧化钛介质层第17-18页
        2.1.2 高真空电子束蒸发设备—沉积Al电极第18页
        2.1.3 阻变层溅射设备—沉积氧化钽介质层、钽电极和钛插层第18-19页
    2.2 薄膜特性表征设备第19-21页
        2.2.1 椭圆偏振光谱仪第19页
        2.2.2 半导体参数分析仪第19-21页
第三章 Al、Si、V离子掺杂对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影响第21-36页
    3.1 未掺杂的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特性第21-23页
    3.2 掺杂Al离子的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特性第23-27页
    3.3 掺杂Si离子的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特性第27-31页
    3.4 掺杂V离子的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特性第31-32页
    3.5 离子掺杂对ATA结构阻变存储器的Retention性能影响第32-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Al、Si、V离子掺杂对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机理研究第36-45页
    4.1 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传输机制第36-38页
    4.2 掺杂不同离子的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的活化能第38-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ATA结构电子型阻变器件与离子型阻变器件的性能对比第45-51页
    5.1 氧化钽基离子型阻变器件的制备与优化第45-47页
    5.2 氧化钽基离子型阻变器件的表征第47-48页
    5.3 Al掺杂的电子型器件与氧化钽基离子型器件性能对比第48-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微企业银行融资问题研究--以民生银行上海S五金城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