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专用通信网论文--电力通信网论文

基于无线电力的协作通信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业发展现状第9-10页
        1.2.2 无线充电应用于通信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3 存在问题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贡献第14-15页
    1.4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无线电力协作通信网络技术基础第17-26页
    2.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第17-22页
        2.1.1 电磁感应方式第17-18页
        2.1.2 电磁耦合共振方式第18-19页
        2.1.3 远场辐射方式第19-20页
        2.1.4 方案选择第20-22页
    2.2 协作通信技术第22-25页
        2.2.1 基本原理第22-24页
        2.2.2 协作模式第24-25页
        2.2.3 研究现状第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无线电力的协作通信系统设计第26-35页
    3.1 传输协议第26-28页
    3.2 信道估计方法第28-29页
    3.3 基于STBC用户协作第29-32页
    3.4 基于DTB用户协作第32-33页
    3.5 问题描述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系统性能分析第35-47页
    4.1 非相干传输用户协作吞吐量分析第35-42页
        4.1.1 STBC-NJD分析第35-40页
        4.1.2 STBC-JD分析第40-42页
    4.2 相干传输用户协作吞吐量分析第42-46页
        4.2.1 DTB-NJD分析第42-44页
        4.2.2 DTB-JD分析第44-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仿真分析第47-56页
    5.1 已知方案介绍与分析第47-50页
        5.1.1 中继协作传输第48-49页
        5.1.2 非协作传输第49-50页
    5.2 系统性能仿真与分析第50-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工作总结第56-57页
    6.2 未来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舆论领袖视角下“中国大妈”投资行为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
下一篇:秀丽线虫miRNA/let-7调控固有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