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7页 |
第一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分类及定位 | 第17-24页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第17-19页 |
二、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第19-20页 |
三、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第20-21页 |
四、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困境 | 第24-35页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困境 | 第24-28页 |
(一) 个别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 | 第25-26页 |
(二) 部分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三) 强化选修课教育弱化必修课教育 | 第27页 |
(四) 对教书育人的职业认同度不高 | 第27-28页 |
(五) 部分教师为追名逐利轻视教学研究 | 第28页 |
二、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困境 | 第28-31页 |
(一) 混淆思想政治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8-29页 |
(二) 相互推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缺位 | 第29-30页 |
(三) 侧重就业指导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 第30页 |
(四) 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自我发展以现有职位为跳板 | 第30-31页 |
三、专业课教师角色困境 | 第31-32页 |
(一) 只关心专业课实效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第31-32页 |
(二) 重视科研职称轻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 第32页 |
四、研究生导师角色困境 | 第32-35页 |
(一) 只顾知识传授轻思想政治教育 | 第32-33页 |
(二) 看重个人利益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4页 |
(三) 没处理好师生关系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困境原因 | 第35-40页 |
一、国家宏观管理缺位 | 第35-36页 |
(一) 高校排名机制的驱使 | 第35页 |
(二) 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落实不到位 | 第35-36页 |
二、高校四大职能失衡 | 第36-37页 |
(一) 片面强调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 | 第36页 |
(二) 人才培养重智育轻德育 | 第36-37页 |
三、教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 第37-40页 |
(一) 部分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知不足 | 第37页 |
(二) 个别教师没做到为人师表 | 第37-38页 |
(三) 教师的错误教育方式误导学生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困境的解决途径 | 第40-46页 |
一、全方面净化社会环境 | 第40-41页 |
(一) 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0页 |
(二)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 第40-41页 |
(三)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 第41页 |
二、高校加强管理和考核 | 第41-43页 |
(一) 健全教书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第41-42页 |
(二) 完善用人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 | 第42页 |
(三) 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 第42-43页 |
(四) 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 | 第43页 |
三、教师内外兼修,爱岗敬业 | 第43-46页 |
(一) 增强个人责任心和个人素质 | 第43-44页 |
(二)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