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超分子化学 | 第13-14页 |
1.2 交替层状组装技术 | 第14-21页 |
1.2.1 交替组装过程 | 第14-15页 |
1.2.2 基底与构筑基元 | 第15-16页 |
1.2.3 交替层状组装的推动力 | 第16-17页 |
1.2.4 交替层状组装技术的应用 | 第17-21页 |
1.3 多层膜的交联 | 第21-24页 |
1.3.1 光交联法 | 第21-22页 |
1.3.2 化学交联法 | 第22-24页 |
1.3.3 点击化学交联法 | 第24页 |
1.4 多孔薄膜材料 | 第24-29页 |
1.4.1 溶液刻蚀法 | 第25页 |
1.4.2 热处理法 | 第25-26页 |
1.4.3 酸碱处理法 | 第26-29页 |
1.4.4 紫外光照法 | 第29页 |
1.5 选题意义与课题思路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多层膜的选择性光交联研究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2.2.1 药品和仪器 | 第33-34页 |
2.2.2 石英片基底的修饰 | 第34页 |
2.2.3 PEI/PSS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交替层状组装 | 第34-35页 |
2.2.4 PAH/PSS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交替层状组装 | 第35页 |
2.2.5 多层膜对于DAS的吸附饱和时间测定 | 第35-36页 |
2.2.6 多层膜的光化学交联 | 第36页 |
2.2.7 多层膜稳定性的研究 | 第36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2.3.1 PEI/PSS多层膜 | 第36-39页 |
2.3.2 PAH/PSS多层膜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多孔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45-65页 |
3.1 引言 | 第45-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7-48页 |
3.2.2 石英片基底的修饰 | 第48页 |
3.2.3 (PEI+PAH)/PSS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交替层状组装 | 第48-49页 |
3.2.4 多层膜对于DAS的吸附饱和时间测定 | 第49页 |
3.2.5 多层膜的光化学交联 | 第49页 |
3.2.6 多孔膜结构的形成 | 第49-50页 |
3.2.7 循环伏安法测定多孔膜渗透性 | 第50页 |
3.2.8 多孔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5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63页 |
3.3.1 PEI和PAH的竞争吸附 | 第50-51页 |
3.3.2 溶液pH值对组装过程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3 (PEI+PAH)/PSS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第53-56页 |
3.3.4 多孔膜的渗透性研究 | 第56-61页 |
3.3.5 多孔膜的表面形貌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4.1 结论 | 第65-66页 |
4.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