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论魏晋六朝之“醉”中的自由精神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一、魏晋六朝以前的两个文化特性简述第8-12页
    二、魏晋六朝之“醉”——个体意识的扩展第12-14页
第一章 魏晋六朝之“醉”中的审美界定第14-23页
    第一节 浅析“醉”的文化含义第14-17页
        一、“醉”字解析第14页
        二、魏晋六朝之“醉”与“酒”第14-15页
        三、魏晋六朝“形之醉”与“心之醉”的转变第15-17页
    第二节 魏晋六朝之“醉”中的审美呈现第17-23页
        一、魏晋六朝之“醉”与“真”第17-18页
        二、魏晋六朝之“醉”与“梦”第18-19页
        三、魏晋六朝之“醉”与“忘”第19-20页
        四、魏晋六朝之“醉”与“醒”第20-23页
第二章 魏晋六朝之“醉”中的自由精神第23-43页
    第一节 魏晋六朝之“醉”中的典型人格范式第23-31页
        一、刘伶之“醉”第23-24页
        二、阮籍之“醉”第24-27页
        三、王戎之“醉”第27-30页
        四、渊明之“醉”第30-31页
    第二节 魏晋六朝之“醉”视域下的自由精神第31-37页
        一、“自由”范畴厘定第31-32页
        二、心灵达艺第32-33页
        三、神与物游第33-35页
        四、“无”与“和”第35-37页
    第三节 “醉”的根源探究第37-43页
        一、“欲”与“病”第37-40页
        二、“痴”与“独”第40-41页
        三、现象之否定第41-43页
第三章 渊明之“醉”与“自由”精神再发现第43-55页
    第一节 渊明之“醉”中的两个意象探寻第43-48页
        一、一觞聊可挥第43-46页
        二、乐琴以消忧第46-48页
    第二节 渊明之“醉”中的自由之境第48-55页
        一、冲淡率真第48-50页
        二、化形怡神第50-55页
结语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庄子》“意象”论
下一篇:绘本的美学特征及其流行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