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He-Ne激光和UV-B辐射对小麦叶绿体超微结构及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第8-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41页
    1.1 UV-B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21页
        1.1.1 UV-B辐照对植物表型形态建成的影响第15-16页
        1.1.2 UV-B辐照对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第16-18页
        1.1.3 UV-B辐照对植物DNA与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第18-19页
        1.1.4 植物对UV-B辐射的感知和响应第19-21页
    1.2 He-Ne激光的抗逆防护机制第21-25页
        1.2.1 He-Ne激光的特点及其生物效应机制第21-23页
        1.2.2 He-Ne激光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第23-25页
    1.3 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第25-33页
        1.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述第27-28页
        1.3.2 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技术第28-30页
        1.3.3 植物蛋白质组学第30-31页
        1.3.4 叶绿体蛋白质组学研究第31-33页
    1.4 植物抗逆机理的研究进展第33-39页
        1.4.1 常用的基因克隆方法第34-39页
        1.4.2 抗逆基因的功能分析第39页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9-41页
        1.5.1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9-40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40-41页
2 He-Ne激光与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叶片组织显微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第41-51页
    2.1 引言第4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1-45页
        2.2.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2.2.2 试剂第42页
        2.2.3 主要仪器及科研软件第42页
        2.2.4 实验方法第42-4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2.3.1 不同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参数的影响第45-46页
        2.3.2 不同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片表观组织显微结构第46页
        2.3.3 不同处理后小麦幼苗叶肉细胞显微结构第46-47页
        2.3.4 小麦幼苗原生质体制备与叶绿体原位观察第47页
        2.3.5 不同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差异第47-50页
    2.4 小结第50-51页
3 He-Ne激光与UV-B辐射下小麦幼苗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第51-65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1-56页
        3.2.1 植物材料第51页
        3.2.2 材料的培养及处理第51-52页
        3.2.3 仪器设备及软件第52页
        3.2.4 完整叶绿体的制备与检测第52-53页
        3.2.5 小麦幼苗叶绿体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53页
        3.2.6 活性氧的检测与原位染色观察第53-54页
        3.2.7 叶绿体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测定第54-55页
        3.2.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55页
        3.2.9 叶绿体ATP酶活性及ATP含量的检测第55-5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6-62页
        3.3.1 小麦幼苗生长参数的变化第56页
        3.3.2 小麦幼苗的光合生理参数第56-58页
        3.3.3 小麦幼苗叶片的快速光响应曲线第58页
        3.3.4 小麦幼苗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第58-59页
        3.3.5 小麦幼苗叶绿体活性氧水平的变化第59-60页
        3.3.6 叶绿体ATP酶活性和ATP含量的变化第60-62页
    3.4 小结第62-65页
4 小麦幼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研究第65-99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6-70页
        4.2.1 实验材料第66页
        4.2.2 试剂配置第66-67页
        4.2.3 主要仪器及科研软件第67页
        4.2.4 实验方法第67-7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0-87页
        4.3.1 完整叶绿体制备与纯化第70页
        4.3.2 叶绿体蛋白的提取与定量第70-71页
        4.3.3 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第71-74页
        4.3.4 双向电泳凝胶图像分析第74-78页
        4.3.5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分析及检索第78-82页
        4.3.6 差异蛋白的分类注释与功能分析第82-86页
        4.3.7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部分差异蛋白质的结构第86-87页
    4.4 小结第87-99页
        4.4.1 关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要点第87-90页
        4.4.2 已鉴定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第90-99页
5 差异蛋白基因表达验证与基因克隆第99-109页
    5.1 引言第9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9-103页
        5.2.1 实验材料第99页
        5.2.2 试剂配置第99页
        5.2.3 主要仪器与科研软件第99-100页
        5.2.4 实验方法第100-103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03-107页
        5.3.1 检测RNA的纯度和完整度第103-104页
        5.3.2 差异蛋白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04-107页
        5.3.3 UV-B辐射响应基因的克隆第107页
    5.4 小结第107-109页
6 讨论第109-117页
    6.1 He-Ne激光缓解了UV-B辐射增强对小麦叶绿体产生氧化胁迫第109-111页
    6.2 He-Ne激光缓解了UV-B辐射增强对小麦叶绿体光合作用抑制效应第111-113页
    6.3 He-Ne激光加强了小麦幼苗叶绿体能量产生和物质代谢第113页
    6.4 He-Ne激光对UV-B辐射增强胁迫下小麦叶绿体胁迫响应与防御蛋白第113-117页
7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3页
附录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重分形波动测度指标的夏普比率及其应用分析
下一篇: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