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数据来源 | 第17页 |
1.5 武汉市自然社会条件分析 | 第17-22页 |
1.5.1 区位概况 | 第17-18页 |
1.5.2 自然条件 | 第18页 |
1.5.3 人口现状 | 第18-20页 |
1.5.4 经济发展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2.1.1 文化 | 第22页 |
2.1.2 公共文化 | 第22-23页 |
2.1.3 公共文化服务 | 第23页 |
2.1.4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第23页 |
2.1.5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第23-24页 |
2.1.6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 | 第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公共产品 | 第24-25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2.2.4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26页 |
2.2.5 区位论 | 第26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3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格局 | 第29-42页 |
3.1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3.1.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分类 | 第29-30页 |
3.1.2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现状 | 第30-33页 |
3.2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格局 | 第33-41页 |
3.2.1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整体空间格局 | 第33-34页 |
3.2.2 武汉市公共图书馆空间格局 | 第34-36页 |
3.2.3 武汉市文化馆空间格局 | 第36-38页 |
3.2.4 武汉市博物馆空间格局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评价 | 第42-60页 |
4.1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评价 | 第42-57页 |
4.1.1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评价体系及方法 | 第42-45页 |
4.1.2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评价 | 第45-48页 |
4.1.3 武汉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评价 | 第48-51页 |
4.1.4 武汉市文化馆均等化评价 | 第51-54页 |
4.1.5 武汉市博物馆均等化评价 | 第54-57页 |
4.2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57-59页 |
4.2.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 | 第57-58页 |
4.2.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58页 |
4.2.3 部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科学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格局及其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 第60-68页 |
5.1 城市区域经济因素 | 第60-63页 |
5.2 城市人口分布因素 | 第63-65页 |
5.3 城市交通条件因素 | 第65-66页 |
5.4 政策因素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化对策 | 第68-71页 |
6.1 建设文化功能集聚区,鼓励多元财政投入 | 第68页 |
6.2 强化均等化评估制度安排,加强政策指导 | 第68-69页 |
6.3 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增强设施硬件支撑 | 第69页 |
6.4 创新公共文化模式,推动公共文化均等化 | 第69-7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