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目前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2页 |
2.1 研究区范围 | 第16-18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1页 |
2.3 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21-22页 |
3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 第22-41页 |
3.1 数据源的获取 | 第22-24页 |
3.1.1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 第22-24页 |
3.1.2 其他数据 | 第24页 |
3.2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信息的提取 | 第24-30页 |
3.2.1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24-26页 |
3.2.2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信息的提取 | 第26-29页 |
3.2.3 精度分析 | 第29-30页 |
3.3 2008 年和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概况及变化分析 | 第30-41页 |
3.3.1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分析 | 第30-33页 |
3.3.2 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3.3.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修复 | 第36-41页 |
4 矿山开采集中区景观格局分析 | 第41-49页 |
4.1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 第41页 |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含义 | 第41-43页 |
4.3 景观格局指数的统计与分析 | 第43-49页 |
4.3.1 斑块水平的景观格局分析 | 第43-47页 |
4.3.2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分析 | 第47-49页 |
5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 第49-70页 |
5.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第49-50页 |
5.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50-51页 |
5.3 评价指标体系 | 第51-53页 |
5.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51-52页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3页 |
5.4 评价指标的分级与取值 | 第53-56页 |
5.5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56-60页 |
5.5.1 权重方法的选取 | 第56-57页 |
5.5.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57-60页 |
5.6 评价模型 | 第60-61页 |
5.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1-70页 |
5.7.1 单指标评价 | 第61-64页 |
5.7.2 综合评价 | 第64-65页 |
5.7.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5.7.4 环境治理与防治对策 | 第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