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野外实测光谱监测的潍北地区土壤盐分含量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土壤盐分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2 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2-26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2-25页 |
2.2 气候和水文条件 | 第25页 |
2.3 地质地貌 | 第25-26页 |
3 数据准备 | 第26-35页 |
3.1 土壤样本采集与制备 | 第26-30页 |
3.1.1 土壤样本野外光谱测量 | 第27-29页 |
3.1.2 土壤样本理化性质测定 | 第29-30页 |
3.2 实测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30-32页 |
3.3 光谱反射率数据变换处理 | 第32-35页 |
3.3.1 光谱数据去除包络线 | 第33页 |
3.3.2 光谱数据的一阶微分与二阶微分 | 第33-35页 |
3.3.3 光谱数据的反射率倒数对数 | 第35页 |
4 基于实测光谱的土壤盐分含量建模与反演 | 第35-55页 |
4.1 数据分析 | 第35-40页 |
4.1.1 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4.1.2 相关系数分析 | 第37-40页 |
4.2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 第40-47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41-45页 |
4.2.2 模型检验 | 第45-47页 |
4.3 主成分回归模型建立 | 第47-53页 |
4.3.1 模型建立 | 第47-51页 |
4.3.2 模型检验 | 第51-53页 |
4.4 最优模型土壤盐分含量反演 | 第53-55页 |
5 土壤盐分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5-65页 |
5.1 地统计学及克里格方法介绍 | 第56-57页 |
5.2 土壤盐分含量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第57-62页 |
5.2.1 土壤盐分参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59页 |
5.2.2 土壤盐分参数变异函数拟合 | 第59-62页 |
5.3 土壤盐分含量空间插值 | 第62-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65-67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