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布克金生态意识与政治理论的结合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布克金的政治倾向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布克金生态意识的觉醒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布克金生态意识与政治理论的结合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布克金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布克金对各种生态危机根源理论的批判 | 第24-26页 |
一、布克金对技术威胁论的批判 | 第24-25页 |
二、布克金对人口增长威胁论的批判 | 第25-26页 |
三、布克金对异化消费的批判 | 第26页 |
第二节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等级制以及统治意识 | 第26-36页 |
一、和谐的有机社会 | 第27-29页 |
二、等级制的出现 | 第29-31页 |
三、等级制向阶级社会的转变 | 第31-33页 |
四、支配的遗产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布克金对未来生态社会的构建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布克金关于未来生态社会的设计 | 第36-42页 |
一、生态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第36-38页 |
二、生态社会是一个分散型社会 | 第38-39页 |
三、生态社会是一个直接民主的社会 | 第39-41页 |
四、生态社会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社会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布克金关于未来生态社会实现途径的设计 | 第42-46页 |
一、通过绿色运动、女权运动等生态运动的影响 | 第42-44页 |
二、教育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评析 | 第46-58页 |
第一节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46-50页 |
一、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 | 第46-47页 |
二、提供了理解生态危机成因的新视角 | 第47-49页 |
三、探索了一种新的社会模式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50-53页 |
一、开创了政治学与生态学结合的先河 | 第50-51页 |
二、为欧美的绿色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的缺陷 | 第53-58页 |
一、忽视了生态危机成因的复杂性 | 第53-55页 |
二、生态社会设计的乌托邦性 | 第55-56页 |
三、生态社会实现途径设计的软弱性以及缓慢性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