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中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韩国束草女子高中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第2章 韩国高中生汉语语音偏误表现 | 第16-26页 |
2.1 声母偏误 | 第17-21页 |
2.1.1 唇齿音f的偏误 | 第17-18页 |
2.1.2 舌根音h的偏误 | 第18-19页 |
2.1.3 舌面音j、q、x的偏误 | 第19页 |
2.1.4 舌尖前音z、c、s的偏误 | 第19-20页 |
2.1.5 舌尖后音zh、ch、sh的偏误 | 第20页 |
2.1.6 舌尖后音r的偏误 | 第20-21页 |
2.2 韵母偏误 | 第21-24页 |
2.2.1 单元音韵母偏误 | 第21-22页 |
2.2.2 复元音韵母偏误 | 第22-23页 |
2.2.3 鼻韵母偏误 | 第23-24页 |
2.3 声调偏误 | 第24-26页 |
第3章 韩国高中生汉语语音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26-37页 |
3.1 母语负迁移 | 第26-32页 |
3.1.1 韩语辅音对汉语声母的影响 | 第27-30页 |
3.1.2 韩语元音对汉语韵母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 | 第32-33页 |
3.3 《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其他原因 | 第34-37页 |
3.4.1 语言学习环境 | 第34页 |
3.4.2 学习者个体因素 | 第34-35页 |
3.4.3 “三教”因素 | 第35-37页 |
第4章 对韩国高中生汉语语音教学策略 | 第37-48页 |
4.1 教学原则 | 第37-40页 |
4.1.1 主导发音,紧密合作 | 第37-38页 |
4.1.2 趣味吸引,寓严于乐 | 第38-39页 |
4.1.3 长期坚持,反复操练 | 第39-40页 |
4.2 具体教学策略 | 第40-48页 |
4.2.1 声母教学策略 | 第40-44页 |
4.2.2 韵母教学策略 | 第44-46页 |
4.2.3 声调教学策略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