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分类 | 第15-17页 |
2.1.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国有资产管理新论 | 第15页 |
2.1.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2.1.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具体分类 | 第16-17页 |
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模式 | 第17-18页 |
2.2.1 资产管理主体只能是专司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部门 | 第17页 |
2.2.2 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结合 | 第17页 |
2.2.3 三层次立法、四主体监督 | 第17-18页 |
2.3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分布和特征 | 第18页 |
2.3.1 配置的非生产性 | 第18页 |
2.3.2 使用目的的服务性 | 第18页 |
2.3.3 补偿扩充资金的非直接性 | 第18页 |
2.4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渠道 | 第18-19页 |
2.4.1 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 | 第18-19页 |
2.4.2 国家调拨 | 第19页 |
2.4.3 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组织收入购置 | 第19页 |
2.4.4 接受捐赠 | 第19页 |
2.5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演变 | 第19-22页 |
2.5.1 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阶段 | 第19-20页 |
2.5.2 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阶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鄂州市为例 | 第22-34页 |
3.1 鄂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 | 第22-28页 |
3.1.1 鄂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3.1.2 鄂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趋势概况 | 第23-25页 |
3.1.3 鄂州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情况 | 第25-26页 |
3.1.4 鄂州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情况 | 第26-28页 |
3.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认识层面的不足 | 第28-30页 |
3.2.2 国有资产管理中操作层面的问题 | 第30-31页 |
3.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3.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3.3.2 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2页 |
3.3.3 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重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 第34-37页 |
4.1 市场体系的确立 | 第34-35页 |
4.1.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使用和处置环节要市场化 | 第34页 |
4.1.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平台要市场化 | 第34-35页 |
4.2 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明晰 | 第35页 |
4.2.1 政府与市场分工的理论基础 | 第35页 |
4.2.2 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范围 | 第35页 |
4.3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 | 第35-37页 |
4.3.1 行政机构的改革 | 第35-36页 |
4.3.2 事业单位的改革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框架建立 | 第37-44页 |
5.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框架设想 | 第37-40页 |
5.1.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类设计与监管 | 第37-38页 |
5.1.2 中央与地方分级监管 | 第38-39页 |
5.1.3 设计以人民代表大会为顶层监督机构 | 第39页 |
5.1.4 资产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相统一 | 第39-40页 |
5.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操作模式 | 第40-44页 |
5.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过程 | 第41-42页 |
5.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制度 | 第42-43页 |
5.2.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机制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总结 | 第44页 |
6.2 不足 | 第44-45页 |
6.3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