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1 红心杉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LED光源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植物的光信号反应 | 第13-14页 |
1.2.2 LED光源在植物补光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2.3 LED光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1.2.4 LED光源在林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64页 |
3.1 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及LED光质的筛选 | 第25页 |
3.1.1 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初步筛选 | 第25页 |
3.1.2 红心杉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及LED光质的进一步筛选 | 第25页 |
3.2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红心杉组培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5-35页 |
3.2.1 LED光周期、光质及其互作作用对形态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25-29页 |
3.2.2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株高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3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植株干物质重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4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生根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5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平均根数的影响 | 第32页 |
3.2.6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根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7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根表面积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8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根体积的影响 | 第34页 |
3.2.9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生根指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红心杉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5-59页 |
3.3.1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3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4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2-48页 |
3.3.5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MDA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48-54页 |
3.3.6 不同LED光周期、光质对养分元素的影响 | 第54-59页 |
3.4 复配LED光源下红心杉组培苗生根与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 第59-62页 |
3.4.1 生根与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 第59-60页 |
3.4.2 生根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 第60-61页 |
3.4.3 生根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第61页 |
3.4.4 生根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关系 | 第61-62页 |
3.5 红心杉组培苗各形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72页 |
4.1 结论 | 第64-65页 |
4.2 讨论 | 第65-71页 |
4.2.1 复配LED光源对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2 复配LED光源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66-71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3页 |
缩略词表 | 第83-84页 |
图版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