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成都市东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4 源解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第19-24页
    2.1 研究区地形第19页
    2.2 研究区气候条件第19-20页
    2.3 研究区经济现状第20-22页
    2.4 研究区空气质量现状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第24-29页
    3.1 样品的采集第24-25页
    3.2 样品的分析测试第25-28页
        3.2.1 实验器材第25页
        3.2.2 实验内容第25-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PM_2.5 和PM_10质量浓度特征第29-33页
    4.1 PM_2.5 和PM_10年均质量浓度特征第29-31页
    4.2 PM_2.5 和PM_10质量浓度季节分布特征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5章 PM_2.5 和PM_10重金属与水溶性离子特征第33-52页
    5.1 PM_2.5 和PM_10重金属特征第33-43页
    5.2 PM_2.5 和PM_10中水溶性离子特征第43-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成都市东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第52-74页
    6.1 大气颗粒物形貌特征分析第52-67页
        6.1.1 PM_2.5 的SEM-EDX特征第57-61页
        6.1.2 PM_10的SEM-EDX特征第61-67页
    6.2 富集因子分析第67-68页
    6.3 主成分分析法源解析第68-73页
        6.3.1 重金属主成分分析第69-71页
        6.3.2 水溶性离子主成分分析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电子变压器故障分析与保护系统设计研究
下一篇:钢轨轮廓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