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600MW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评估及燃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NO_x主要来源 | 第12-15页 |
1.3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 第15-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3页 |
1.4.1 本论文研究锅炉介绍 | 第18-21页 |
1.4.2 本文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NO_x减排理论及工程方案确定 | 第23-37页 |
2.1 NO_x的减排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1 NO_x生成机理 | 第23-24页 |
2.1.2 煤粉炉中NO_x生成 | 第24页 |
2.1.3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 第24-27页 |
2.2 低NO_x燃烧数值模拟技术 | 第27-34页 |
2.2.1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2.2.2 物理低NO_x燃烧数值形态 | 第30-34页 |
2.3 工程改造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2.4 改造方案的试验研究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 第37-52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 第37-41页 |
3.2.1 数值建模 | 第37-38页 |
3.2.2 边界条件与工况设置 | 第38-39页 |
3.2.3 冷态流场和颗粒场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3 | 第41-47页 |
3.3.1 技术改造的相关方案 | 第41-43页 |
3.3.2 现场冷热态调试试验 | 第43-45页 |
3.3.3 | 第45-47页 |
3.4 | 第47-50页 |
3.4.1 安全性能的评价 | 第47-48页 |
3.4.2 稳定性评价 | 第48页 |
3.4.3 经济性方面的评价 | 第48-49页 |
3.4.4 环保指标评价 | 第49-50页 |
3.5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 第52-94页 |
4.1 概述 | 第52页 |
4.2 | 第52-56页 |
4.2.1 数值建模 | 第52-53页 |
4.2.2 边界条件和工况设置 | 第53-54页 |
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4.3 | 第56-76页 |
4.3.1 数值建模 | 第56-57页 |
4.3.2 边界条件与工况设置 | 第57-61页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1-76页 |
4.4 | 第76-85页 |
4.4.1 炉膛的具体建模和边界条件的界定 | 第76-77页 |
4.4.2 炉膛计算的具体工况 | 第77-78页 |
4.4.3 炉膛的相关数值计算结果和数值分析 | 第78-85页 |
4.5 | 第85-89页 |
4.5.1 落实改造方案 | 第85-87页 |
4.5.2 | 第87-88页 |
4.5.3 | 第88-89页 |
4.6 | 第89-92页 |
4.6.1 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 | 第89页 |
4.6.2 经济性评价 | 第89-91页 |
4.6.3 环保评价 | 第91-92页 |
4.7 | 第92-9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5.1 总结 | 第94-95页 |
5.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