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创客教育 | 第14-15页 |
(二) 创新意识 | 第15页 |
(三) 创新思维 | 第15页 |
(四) 创新能力 | 第15页 |
(五)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三者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的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二)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第17页 |
(三) 项目式学习理论 | 第17页 |
(四) 创新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二、创客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三) 国内外创客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运用研究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第23-26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23页 |
(一) 量表法 | 第23页 |
(二) 量表因素分析 | 第23页 |
三、量表数据分析 | 第23-26页 |
(一) 开展创客教育行动研究前学生的创新意识水平 | 第23-24页 |
(二) 开展创客教育行动研究前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 第24页 |
(三) 开展创客教育行动研究前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行动研究概述 | 第26-38页 |
一、创客教育教学模型要素分析 | 第26-29页 |
(一) 指导理念 | 第26-27页 |
(二) 教学目标 | 第27页 |
(三) 教学过程 | 第27页 |
(四) 教学评价 | 第27-28页 |
(五) 实践条件 | 第28-29页 |
二、创客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理论 | 第29页 |
三、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策略的初步提出 | 第29-32页 |
(一) 课前阶段设计 | 第30-31页 |
(二) 课中阶段设计 | 第31页 |
(三) 课后阶段设计 | 第31-32页 |
四、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 第32-38页 |
第五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行动研究过程 | 第38-52页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38-44页 |
(一) 课前计划 | 第38-39页 |
(二) 教学行动过程 | 第39-40页 |
(三) 观察分析 | 第40-42页 |
(四) 课后反思 | 第42-44页 |
(五) 第一轮教学行动研究小结 | 第44页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44-48页 |
(一) 课前计划 | 第44-45页 |
(二) 教学行动过程 | 第45-46页 |
(三) 观察分析 | 第46-47页 |
(四) 课后反思 | 第47页 |
(五) 第二轮教学行动研究小结 | 第47-48页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48-50页 |
(一) 课前计划 | 第48-49页 |
(二) 教学行动过程 | 第49页 |
(三) 观察分析 | 第49-50页 |
(四) 课后反思 | 第50页 |
(五) 第三轮教学行动研究小结 | 第50页 |
四、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行动研究总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摄影技术基础》课教学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第52-59页 |
一、学生摄影作品分析 | 第52-55页 |
二、量表数据分析 | 第55-59页 |
(一) 发放量表的目的 | 第55-56页 |
(二) 量表设计 | 第56页 |
(三) 量表因素分析 | 第56页 |
(四) 量表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二、研究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0页 |
三、前景展望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1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