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野中的《无量寿经》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结构与行文布局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叙事的结构形式 | 第13-18页 |
一、开头总领全文,破疑生信 | 第14-17页 |
二、结尾总结全经,赞叹功德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问题中心的悬念式推进 | 第18-24页 |
一、阿难问世尊诸根悦豫之因 | 第19页 |
二、阿难问无量寿佛 | 第19-21页 |
三、慈氏菩萨问胎生者 | 第21-22页 |
四、弥勒菩萨问往生情况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生动的人物形象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法藏比丘——阿弥陀佛 | 第24-33页 |
一、精进求道的法藏比丘 | 第24-26页 |
二、誓愿弘深的阿弥陀佛 | 第26-32页 |
三、神圣庄严的阿弥陀佛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释迦牟尼佛 | 第33-36页 |
第三章 逼真的想象世界 | 第36-49页 |
第一节 极乐净土 | 第36-43页 |
一、殊胜稀有的生活环境 | 第37-41页 |
二、随意所欲的生活状态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五浊恶世 | 第43-49页 |
一、残暴杀戮图 | 第43-44页 |
二、悭贪盗贼图 | 第44-45页 |
三、邪淫作恶图 | 第45-46页 |
四、谗妄不信图 | 第46页 |
五、愚昧少智图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形象的艺术技巧 | 第49-56页 |
第一节 对比衬托 | 第49-51页 |
一、善与恶 | 第49-50页 |
二、美与丑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韵散结合 | 第51-54页 |
第三节 形象譬喻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