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涉路行为的分类 | 第13-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工作程序、范围界定 | 第18-22页 |
2.1 涉路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式 | 第18-20页 |
2.1.1 基本程序 | 第18-19页 |
2.1.2 评价方式 | 第19-20页 |
2.2 范围界定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方法 | 第22-29页 |
3.1 危险辨识 | 第22-24页 |
3.1.1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 第22-23页 |
3.1.2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过程 | 第23页 |
3.1.3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手段 | 第23-24页 |
3.2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 | 第24-28页 |
3.2.1 设计用安全检查表 | 第24-25页 |
3.2.2 企业安全检查表 | 第25页 |
3.2.3 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性评价 | 第25-27页 |
3.2.4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优点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技术研究 | 第29-115页 |
4.1 涉路行为分类及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4.2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30-43页 |
4.2.1 跨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 第30页 |
4.2.2 跨越式涉路行为分类 | 第30-31页 |
4.2.3 跨越式行为安全评价内容 | 第31-32页 |
4.2.4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32-36页 |
4.2.5 跨越式涉路行为案例 | 第36-43页 |
4.3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43-75页 |
4.3.1 穿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 第43页 |
4.3.2 穿越式涉路行为分类 | 第43-44页 |
4.3.3 穿越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 第44-46页 |
4.3.4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46-51页 |
4.3.5 穿越式涉路行为案例 | 第51-75页 |
4.4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75-91页 |
4.4.1 穿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 第75页 |
4.4.2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分类 | 第75-77页 |
4.4.3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 第77-83页 |
4.4.4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83-87页 |
4.4.5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 | 第87-91页 |
4.5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91-95页 |
4.5.1 并行式涉路行为特点 | 第91页 |
4.5.2 并行式涉路行为分类 | 第91页 |
4.5.3 并行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 第91-92页 |
4.5.4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92-93页 |
4.5.5 并行式涉路行为 | 第93-95页 |
4.6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95-99页 |
4.6.1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特点 | 第95-96页 |
4.6.2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分类 | 第96页 |
4.6.3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96-98页 |
4.6.4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内容 | 第98-99页 |
4.7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99-101页 |
4.7.1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特点 | 第99-100页 |
4.7.2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分类 | 第100页 |
4.7.3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 第100页 |
4.7.4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100-101页 |
4.8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第101-111页 |
4.8.1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特点 | 第101-104页 |
4.8.2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分类 | 第104-105页 |
4.8.3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评估内容 | 第105页 |
4.8.4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 第105-11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11-115页 |
4.9.1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1-112页 |
4.9.2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2页 |
4.9.3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2-113页 |
4.9.4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3页 |
4.9.5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3页 |
4.9.6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3页 |
4.9.7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5.1 结论 | 第115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