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 第10页 |
二、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口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境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一、关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研究 | 第14页 |
二、关于语用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结合的研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概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一、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 第18页 |
二、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页 |
三、口语交际教学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18页 |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 第18-22页 |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确立 | 第19页 |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置 | 第19-20页 |
三、《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特点 | 第20-21页 |
四、《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建议 | 第21-22页 |
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建议 | 第22页 |
第四节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过于模式化 | 第22页 |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 第22页 |
三、口语交际知识缺乏的问题 | 第22-23页 |
四、口语交际教学中缺乏“交际”意识的培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语用学运用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30页 |
第一节 语用学内涵 | 第24页 |
第二节 语用学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 | 第24-25页 |
一、研究目的的一致性 | 第24页 |
二、教学效果的紧密性 | 第24-25页 |
三、知识结构的相似性 | 第25页 |
第三节 语用学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一、开拓了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视野 | 第25页 |
二、丰富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 第25-26页 |
三、增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导方法 | 第26页 |
第四节 语用学运用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 第26-30页 |
一、语境:形成交际的言语环境 | 第27页 |
二、指示信息:反映交际言语的恰当使用 | 第27-28页 |
三、言语行为理论:明确交际意图 | 第28页 |
四、语用规则:规范交际言语行为 | 第28页 |
五、预设:建立共同知识背景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语用学理论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路径 | 第30-54页 |
第一节 语境的运用 | 第30-36页 |
一、前后语境准确把握话语意义和言语性环境 | 第30-32页 |
二、情景语境探究口语交际虚拟环境和社会环境 | 第32-34页 |
三、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加深理解言语内容和交际目的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指示信息的运用 | 第36-40页 |
一、人称指示语确定交际关系,体会交际情感和态度 | 第36-37页 |
二、时间指示语介绍交际环境和交际时间 | 第37-38页 |
三、地点指示语确立交际环境和交际地点 | 第38页 |
四、话语指示语正确理解话语意义、充实语用信息 | 第38-39页 |
五、社会指示语领会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言语行为理论(SAT)的运用 | 第40-45页 |
一、通过SAT判别口语交际话题的意义和交际双方的态度 | 第41-42页 |
二、通过SAT识别口语交际对象的形象、性格特点 | 第42-43页 |
三、通过言后之果预测交际行为的变化和交际情节的发展 | 第43-45页 |
第四节 语用规则的运用 | 第45-50页 |
一、语用规则与会话含义概说 | 第45页 |
二、合作原则的遵守及其会话含义 | 第45-48页 |
三、礼貌原则的遵守及其会话含义 | 第48-50页 |
第五节 语用预设的运用 | 第50-54页 |
一、语用预设增补口语交际情节、促进交际话语理解 | 第51页 |
二、通过预设所暗含的共同知识拉近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 第51-52页 |
三、建立预设冲突加深对交际话语的理解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语用学运用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54-58页 |
第一节 选择恰当的生活性话题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创设语境化的教学活动 | 第55页 |
第三节 巧用预设激发主动意识 | 第55-56页 |
第四节 重视语用规则的灵活运用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