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废弃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 | 第13-27页 |
2.1 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机理及试验目的、方法 | 第13-18页 |
2.1.1 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机理 | 第13-14页 |
2.1.2 试验目的 | 第14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4-18页 |
2.1.3.1 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2.1.3.2 试验所需试剂 | 第15页 |
2.1.3.3 试验步骤 | 第15-17页 |
2.1.3.4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 | 第17-18页 |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18-20页 |
2.3 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0-27页 |
2.3.1 花岗岩石粉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 | 第20-21页 |
2.3.2 粉煤灰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 | 第21-23页 |
2.3.3 双掺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 | 第23-24页 |
2.3.4 煤矸石粉及石屑石粉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 | 第24-26页 |
2.3.5 小结 | 第26-27页 |
3 废弃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第27-44页 |
3.1 混凝土碳化机理及试验目的、方法 | 第27-30页 |
3.1.1 混凝土碳化机理 | 第27页 |
3.1.2 试验目的 | 第27-28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3.1.3.1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3.1.3.2 试验步骤 | 第28-30页 |
3.1.3.3 试验结果计算及处理 | 第30页 |
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30-33页 |
3.3 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33-44页 |
3.3.1 花岗岩石粉组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第33-37页 |
3.3.2 粉煤灰组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第37-39页 |
3.3.3 双掺组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第39-41页 |
3.3.4 煤矸石粉及石屑石粉组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第41-43页 |
3.3.5 小结 | 第43-44页 |
4 废弃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微观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 第44-65页 |
4.1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4.2 试验方法及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3 花岗岩石粉组混凝土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第45-54页 |
4.3.1 花岗岩石粉细度测试与分析 | 第45-46页 |
4.3.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分析 | 第46-49页 |
4.3.3 混凝土孔径分布与孔级比例分析 | 第49-52页 |
4.3.4 废弃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微观孔隙参数与抗渗、抗冻性能的关系分析 | 第52-54页 |
4.3.5 小结 | 第54页 |
4.4 煤矸石粉及石屑石粉组混凝土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第54-65页 |
4.4.1 煤矸石粉及石屑石粉粒度测试分析 | 第54-55页 |
4.4.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及孔级比例分析 | 第55-61页 |
4.4.3 废弃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微观孔隙参数与抗渗性能的关系分析 | 第61-64页 |
4.4.4 小结 | 第64-65页 |
5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65-6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5.2 研究创新点 | 第6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