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11页 |
1.2.1 油气勘探现状 | 第8-9页 |
1.2.2 成藏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2-13页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勘探现状 | 第14-27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25页 |
2.1.1 地理位置与盆地性质 | 第14-15页 |
2.1.2 地层特征 | 第15-16页 |
2.1.3 构造特征 | 第16-20页 |
2.1.4 烃源岩条件 | 第20-22页 |
2.1.5 储盖组合特征 | 第22-25页 |
2.2 油气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27-47页 |
3.1 准南地区现今地温及热流特征 | 第27-30页 |
3.1.1 准南地区现今地温特征 | 第27-29页 |
3.1.2 准南地区现今大地热流特征 | 第29-30页 |
3.2 准南地区古地温演化研究 | 第30-31页 |
3.3 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 第31-37页 |
3.4 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 第37-41页 |
3.4.1 单井热演化史模拟分析 | 第38-40页 |
3.4.2 三维热演化史模拟 | 第40-41页 |
3.5 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第四章 从烃源岩热演化看油气分布及勘探方向 | 第47-62页 |
4.1 已发现油气藏地化特征及油气来源分析 | 第47-51页 |
4.2 有效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 | 第51-54页 |
4.2.1 准南冲断带侏罗系有效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 | 第51-52页 |
4.2.2 准南冲断带白垩系有效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 | 第52-53页 |
4.2.3 准南冲断带三套有效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 | 第53-54页 |
4.3 不同区带热演化生烃史差异及成藏匹配关系 | 第54-61页 |
4.3.1 Ⅰ晚期抬升剥蚀型 | 第54-56页 |
4.3.2 Ⅱ持续埋藏型 | 第56-58页 |
4.3.3 Ⅲ晚期缓慢埋藏型 | 第58-59页 |
4.3.4 IV晚期快速沉降型 | 第59-61页 |
4.4 油气勘探方向及部署建议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