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 | 第13-20页 |
1.2.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第13-15页 |
1.2.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 第15-20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病例资料 | 第20页 |
2.2 临床资料 | 第20页 |
2.3 肾损害评估与临床分型 | 第20-21页 |
2.4 肾活检病理 | 第21页 |
2.4.1 取材及染色 | 第21页 |
2.4.2 病理分型 | 第21页 |
2.5 血液系统损害评估 | 第21-22页 |
2.6 心肺损害的评估 | 第22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4-31页 |
3.1 一般情况 | 第24页 |
3.2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外临床表现 | 第24-25页 |
3.3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 | 第25-26页 |
3.4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损害情况 | 第26页 |
3.5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肺损伤情况 | 第26页 |
3.6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学特点 | 第26-27页 |
3.7 男性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布 | 第27-29页 |
3.8 男性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肾外临床表现情况 | 第29页 |
3.9 男性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肾损害临床表现情况 | 第29-30页 |
3.10 男性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心肺损伤情况 | 第30页 |
3.11 男性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实验室指标情况 | 第30-3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1-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