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基本概念第20-23页
        2.1.1 “互联网+”第20-21页
        2.1.2 城市基层政府第21页
        2.1.3 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第21-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7页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23-25页
        2.2.2 网络化治理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当前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的表现及其后果第27-40页
    3.1 当前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的表现第27-34页
        3.1.1 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时时出现第27-28页
        3.1.2 公共服务的“供给过剩”依然存在第28-30页
        3.1.3 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衡”未能避免第30-32页
        3.1.4 公共服务的“‘一刀切式’供给”较为普遍第32-34页
    3.2 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精准化的后果第34-40页
        3.2.1 难以全方位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第34-35页
        3.2.2 带来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浪费第35-36页
        3.2.3 未能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第36-38页
        3.2.4 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互动性与差异性不足第38-40页
第四章 “互联网+”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新机遇第40-46页
    4.1 有助于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时间精准化第40-41页
    4.2 有助于推进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精准化第41-42页
    4.3 有助于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人群精准化第42-44页
    4.4 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精准化第44-46页
第五章 “互联网+”广州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现路径第46-54页
    5.1 立足“互联网+”精准捕抓公共服务需求第46-47页
        5.1.1 完善网络设施务实捕抓需求基础第46页
        5.1.2 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畅通捕抓需求渠道第46-47页
        5.1.3 建立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精准捕抓需求第47页
    5.2 借助“互联网+”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中跨部门协同第47-49页
        5.2.1 加强跨部门协同人才培养第48页
        5.2.2 实现跨部门协同“汇聚”大数据第48页
        5.2.3 实现跨部门协同“共享”大数据第48-49页
    5.3 依靠“互联网+”开展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全程性控制第49-51页
        5.3.1 “互联网+”事前公共服务供给预测第50页
        5.3.2 “互联网+”事中公共服务供给追踪第50-51页
        5.3.3 “互联网+”事后公共服务供给评估第51页
    5.4 通过“互联网+”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参与第51-54页
        5.4.1 “互联网+”城市基层政府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第52-53页
        5.4.2 “互联网+”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第53页
        5.4.3 “互联网+”城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第53页
        5.4.4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城市受益居民反馈第53-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复元理念为导向的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应用探究
下一篇:β1肾上腺素受体和毒蕈碱M2受体介导电针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效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