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作品中的生命书写与生存追问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人生体验与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 第10-16页 |
2.1 童年经验与萧红自身生命意识的确立 | 第10-13页 |
2.2 “无家情结”与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 第13-16页 |
第三章 萧红作品对生命的书写 | 第16-26页 |
3.1 时空体形式下的生命书写 | 第16-19页 |
3.1.1 封闭循环的时空与人物命运 | 第17-18页 |
3.1.2 开放发展的时空与自然风貌 | 第18-19页 |
3.2 萧红作品对人的开掘 | 第19-26页 |
3.2.1 三种不同的儿童形象 | 第19-21页 |
3.2.2 女性悲剧的根源 | 第21-23页 |
3.2.3 懦弱的“掌权”之人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萧红作品对生存的追问 | 第26-38页 |
4.1 女性生存意义的追问 | 第26-28页 |
4.2 生存困境中生存意义的追问 | 第28-32页 |
4.2.1 生存困境中人所迸发的原始生命力 | 第28-30页 |
4.2.2 生存困境中人源于心底的爱 | 第30-32页 |
4.3 中国民间思想对人生存影响的追问 | 第32-38页 |
4.3.1 民间思想对人生存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回归人文关怀,探寻生存之路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