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2.1.1 理论提出 | 第15-16页 |
2.1.2 模型的改进 | 第16-17页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21页 |
2.2.1 对国外理论的引进 | 第17-18页 |
2.2.2 对国外模型的改进 | 第18-19页 |
2.2.3 对国外模型的应用 | 第19-21页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21-35页 |
3.1 概念描述 | 第21-22页 |
3.2 理论依据 | 第22-27页 |
3.2.1 PDCA循环理论 | 第22-25页 |
3.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3.3 模型介绍 | 第27-31页 |
3.3.1 诺兰模型 | 第27-28页 |
3.3.2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 | 第28-29页 |
3.3.3 OPM3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第29-31页 |
3.4 三种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比研究 | 第31-35页 |
3.4.1 三种模型对比 | 第31-32页 |
3.4.2 诺兰模型与CMM的进一步对比研究 | 第32-34页 |
3.4.3 OPM3与CMM的进一步对比研究 | 第34-35页 |
第4章 WF市政府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第35-40页 |
4.1 项目建设背景 | 第35-36页 |
4.2 主要模块及功能介绍 | 第36-38页 |
4.2.1 审计数据中心 | 第36页 |
4.2.2 审计调度中心 | 第36-37页 |
4.2.3 审计综合管理中心 | 第37页 |
4.2.4 审计模拟实验室 | 第37-38页 |
4.3 技术功能与项目亮点 | 第38页 |
4.4 应用效果 | 第38-40页 |
第5章 基于CMM理论对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成熟度进行分析 | 第40-58页 |
5.1 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CMM成熟度模型构建 | 第40-42页 |
5.2 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CMM成熟度定性分析 | 第42-48页 |
5.2.1 系统运行能力成熟度分析 | 第42-44页 |
5.2.2 影响因素能力成熟度分析 | 第44-48页 |
5.3 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CMM成熟度定量分析 | 第48-58页 |
5.3.1 建立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5.3.2 确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第50页 |
5.3.3 建立能力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0-51页 |
5.3.4 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力成熟度测评 | 第51-58页 |
第6章 影响因素成熟度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58-64页 |
6.1 系统信息资源获取方面 | 第58-61页 |
6.1.1 成本效益理论 | 第58-59页 |
6.1.2 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成本效益分析 | 第59-61页 |
6.2 审计项目管理流程方面 | 第61-64页 |
6.2.1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方面 | 第61页 |
6.2.2 审计项目实施管理方面 | 第61-64页 |
第7章 WF市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成熟度提升措施 | 第64-79页 |
7.1 信息资源获取提升措施 | 第64-69页 |
7.1.1 动态推荐技术 | 第64-65页 |
7.1.2 借助动态推荐技术的优化措施 | 第65-69页 |
7.2 流程管理提升措施 | 第69-79页 |
7.2.1 项目管理技术 | 第69-70页 |
7.2.2 融合项目管理技术的审计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 第70-79页 |
第8章 提升政府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力成熟度的总体保障措施 | 第79-83页 |
8.1 大力推行数字化审计管理 | 第79-81页 |
8.2 构建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附件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