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各少数民族状况论文

大瑶山山地纠纷研究--以广西金秀忠良乡为例(1978-2010)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第8-1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第10-12页
  一、国外对山地纠纷调处的研究第10页
  二、国内对山地纠纷调处的研究第10-12页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田野考察概况第15-23页
 第一节 金秀县的概况第15-16页
  一、自然环境第15-16页
  二、林业发展第16页
 第二节 忠良乡简介第16-19页
  一、建制沿革第16-17页
  二、自然环境与交通、通讯第17页
  三、人口、教育、产业第17-18页
  四、旅游资源第18页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第18-19页
 第三节 忠良乡山地种植情况第19-23页
  一、山地种植的历史与现状第19-20页
  二、山地种植方式与主要山地作物第20-21页
  三、林业产值第21-22页
  四、山地名优土特产品第22-23页
第三章 大瑶山山地纠纷的历史阶段第23-30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大瑶山山地纠纷第23-26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山地纠纷第23-25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人民公社之前的山地纠纷第25-26页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山地纠纷第26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瑶山山地纠纷第26-30页
  一、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林改的山地纠纷第27页
  二、20 世纪90 年代林改的山地纠纷第27-28页
  三、新世纪以来林改的山地纠纷第28-30页
第四章 大瑶山山地纠纷产生的原因第30-46页
 第一节 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争议第30-33页
 第二节 由国家政策法规引发的争议第33-42页
  一、国家政策的变化引发的山地纠纷第33-38页
  二、我国森林山地立法与该地传统习惯法的不适应引起的纠纷第38-41页
  三、国家新的森林山地立法和原有法的冲突第41-42页
 第三节 其他事由引发的争议第42-46页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第42-43页
  二、山地凭证方面的原因第43-44页
  三、生态方面的原因第44页
  四、指手为界第44-46页
第五章 大瑶山山地纠纷的调处第46-55页
 第一节 调处的社会基础第46-48页
  一、群众基础第46-47页
  二、机构实施基础第47-48页
 第二节 调处的依据与原则第48-50页
  一、调处的依据第48-49页
  二、调处的原则第49-50页
 第三节 调处的途径、程序与方式第50-55页
  一、调处的途径第51-53页
  二、调处的程序第53页
  三、调处的方式第53-55页
第六章 山地纠纷调处对大瑶山社会的影响第55-60页
 第一节 显著的积极影响第55-57页
  一、促进山林土地立法完善,保障林农利益第55页
  二、推进勘界发证第55-56页
  三、促进山地纠纷的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第56-57页
 第二节 调处有时会牵出更大或更多的纠纷第57-60页
  一、难以确保山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第58页
  二、调处有时会牵出更大或更多的纠纷第58-59页
  三、可能导致“强势”者得利第59-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性长波越过水下理想防波堤反射效应的准确解析解和逼近解析解
下一篇: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地区灵香草历史文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