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构造论文

16V190燃气发动机的开发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开发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开发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燃气发动机发展现状第10-12页
    1.3 课题的设计目标及进行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二章 16V190燃气发动机总体设计第13-24页
    2.1 开发技术甚础及理论基础第13-15页
    2.2 16V190燃气发动机总体设计第15-16页
    2.3 16V190燃气发动机主要结构特点第16-17页
    2.4 16V190燃气发动机采用的关键技术第17页
    2.5 热力学分析计算第17-24页
        2.5.1 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7-18页
        2.5.2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18-22页
        2.5.3 全负荷性能预测第22-24页
第三章 16V190燃气发动机关键系统设计及分析第24-50页
    3.1 轴系分析第24-34页
        3.1.1 曲轴计算模型第24-25页
        3.1.2 发动机轴系当量系统第25-26页
        3.1.3 轴承负荷分析第26-27页
        3.1.4 曲轴扭振分析第27-34页
    3.2 进气系统设计第34-38页
        3.2.1 进气系统流程图第35-36页
        3.2.2 空气/燃气流量快速调节控制阀第36-37页
        3.2.3 自复位阻火防爆装置设计第37页
        3.2.4 进气系统评估及各缸均匀性分析第37-38页
    3.3 排气系统设计第38-41页
        3.3.1 增压排气系统方案的确定第38页
        3.3.2 排气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8-39页
        3.3.3 排气管结构设计第39-41页
    3.4 燃烧系统设计第41-47页
        3.4.1 大能量数字点火系统第42-43页
        3.4.2 预燃室火花塞点火稀薄燃烧系统第43-44页
        3.4.3 高压缩比活塞燃烧室第44-46页
        3.4.4 单独进气预燃室燃烧系统第46-47页
    3.5 控制系统设计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16V190燃气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设计第50-90页
    4.1 机体设计第50-66页
        4.1.1 机体结构设计第50-53页
        4.1.2 机体有限元分析第53-66页
    4.2 缸盖设计第66-72页
        4.2.1 缸盖结构设计第66-68页
        4.2.2 缸盖有限元分析第68-72页
    4.3 曲轴设计第72-81页
        4.3.1 曲轴结构设计第72-74页
        4.3.2 曲轴有限元分析第74-81页
    4.4 连杆设计第81-90页
        4.4.1 连杆结构设计第81-82页
        4.4.2 连杆有限元分析第82-90页
第五章 16V190样机调整匹配试验及分析第90-100页
    5.1 试验台架简介第90页
    5.2 调整匹配试验及分析第90-97页
        5.2.1 增压器匹配试验第91-94页
        5.2.2 燃气热耗率测定第94页
        5.2.3 火花塞对比试验第94-96页
        5.2.4 排气管对比试验第96-97页
    5.3 耐久性试验第97-99页
    5.4 试验总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6.1 全文总结第100-101页
    6.2 研究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05-10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及LMTK3表达水平差异
下一篇:降低气体发动机排温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