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Mg-Zn-Y-Zr镁合金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Mg-Zn-Y-Zr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14-15页 |
1.3 镁合金的疲劳行为及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3.1 金属材料疲劳 | 第15-18页 |
1.3.2 镁合金中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 | 第18-20页 |
1.3.3 影响变形镁合金疲劳行为的因素 | 第20-21页 |
1.3.4 提高变形镁合金疲劳性能的途径 | 第21-23页 |
1.3.5 变形Mg-Zn-Y-Zr镁合金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步骤和方法 | 第25-31页 |
2.1 原材料 | 第25页 |
2.2 材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1 熔炼工艺 | 第25-26页 |
2.2.2 挤压工艺 | 第26页 |
2.2.3 热处理工艺 | 第26页 |
2.2.4 喷丸处理工艺 | 第26-27页 |
2.3 高周疲劳测试 | 第27-28页 |
2.4 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4.1 微观组织和物相 | 第28页 |
2.4.2 显微硬度 | 第28页 |
2.4.3 粗糙度 | 第28页 |
2.4.4 拉伸测试 | 第28-29页 |
2.4.5 SEM测试 | 第29页 |
2.4.6 TEM测试 | 第29页 |
2.5 研究路线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挤压态Mg-2.3Zn-0.18Y-xZr(0.03,0.06,0.13 at.%)合金的力学行为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显微组织 | 第31-36页 |
3.2.1 铸态显微组织 | 第31页 |
3.2.2 挤压态显微组织 | 第31-36页 |
3.3 室温拉伸性能和断口观察 | 第36-38页 |
3.3.1 室温拉伸性能 | 第36-38页 |
3.3.2 拉伸断口形貌 | 第38页 |
3.4 室温高周疲劳行为 | 第38-46页 |
3.4.1 S-N曲线 | 第38-39页 |
3.4.2 疲劳断口 | 第39-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时效处理对Mg-2.3Zn-0.18Y-0.13Z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 第47-52页 |
4.2.1 显微组织 | 第47-50页 |
4.2.2 室温拉伸性能和断口观察 | 第50-52页 |
4.3 室温高周疲劳行为 | 第52-55页 |
4.3.1 S-N曲线 | 第52-53页 |
4.3.2 疲劳断口 | 第53-55页 |
4.4 时效处理对疲劳性能的强化机制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喷丸处理对Mg-2.3Zn-0.18Y-0.13Zr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57-64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喷丸工艺优化 | 第57-60页 |
5.3 室温高周疲劳行为 | 第60-61页 |
5.3.1 S-N曲线 | 第60页 |
5.3.2 疲劳断口 | 第60-61页 |
5.4 喷丸强化机理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