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浆果类病虫害论文--葡萄病虫害论文

衡阳地区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1页
        1.1 葡萄霜霉病的起源和分布第11页
        1.2 葡萄霜霉病菌的生物学第11-13页
            1.2.1 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症状第11-12页
            1.2.2 葡萄霜霉病菌的分类和形态第12页
            1.2.3 孢子的形成和萌发条件第12-13页
            1.2.4 侵染循环第13页
            1.2.5 传播方式第13页
        1.3 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因素第13-16页
            1.3.1 感病寄主第13-15页
            1.3.2 病原物第15页
            1.3.3 环境条件第15-16页
        1.4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措施第16-17页
            1.4.1 种植抗病品种第16页
            1.4.2 清除菌源第16-17页
            1.4.3 农业防治第17页
        1.5 杀菌剂复配发展概况第17-19页
            1.5.1 加合作用第18页
            1.5.2 增效作用第18页
            1.5.3 拮抗作用第18页
            1.5.4 药剂复配原则第18-19页
        1.6 嘧菌酯简介第19页
        1.7 烯酰吗啉简介第19-20页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衡阳市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调查第21-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页
    2 结果分析第21-2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23-24页
第三章 气象因子对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影响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1.1 调查地点第24页
        1.2 调查方法第24页
    2 结果分析第24-33页
        2.1 气象数据统计与病情指数第24-27页
        2.2 平均温度对病情指数的影响第27-29页
        2.3 平均湿度对病情指数的影响第29-30页
        2.4 累计降雨量对病情指数的影响第30-32页
        2.5 累计雨日对病情指数的影响第32-33页
        2.6 流行回归模型第3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3-34页
第四章 不同葡萄品种的抗病性研究第34-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1.1 试验材料第34页
        1.2 仪器与设备第34页
        1.3 试验菌株的准备第34页
        1.4 葡萄叶片的准备第34页
        1.5 试验方法第34-35页
    2 结果分析第35-36页
        2.1 不同葡萄品种叶盘接种后的发病情况第35页
        2.2 不同葡萄品种的抗性比较第35-3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6-37页
第五章 嘧菌酯与烯酰吗啉复配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第37-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1.1 试验材料第37页
        1.2 试验方法第37-38页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0-41页
第六章 田间药效试验第41-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1.1 供试药剂第41页
        1.2 试验地概况第41页
        1.3 试验方法第41页
        1.4 调查方法第41页
        1.5 数据分析第41页
        1.6 施药期间天气情况第41-42页
    2 结果分析第4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2-43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菌核病菌弱毒现象相关的dsRNA病毒初步研究
下一篇:奈李上一种新病害病原鉴定及其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