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8-9页 |
1.4 研究难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及适用中的主要问题 | 第10-16页 |
2.1 取保候审制度的理论界定 | 第10页 |
2.2 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 第10-11页 |
2.3 取保候审制度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6页 |
2.3.1 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缺乏可操作性 | 第11-12页 |
2.3.2 保证方式单一,适用较为随意 | 第12-14页 |
2.3.3 被取保人、保证人违反义务的惩罚力度弱 | 第14页 |
2.3.4 取保候审缺乏配套的救济措施 | 第14-15页 |
2.3.5 取保候审监管不到位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 第16-21页 |
3.1 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3.1.1 背离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 第16页 |
3.1.2 保障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16-17页 |
3.1.3 制约司法权、防止司法腐败的需要 | 第17-18页 |
3.2 取保候审改革的模式选择 | 第18-21页 |
3.2.1 全面移植英美保释制度 | 第18-19页 |
3.2.2 改革国内取保候审制度 | 第19-21页 |
第四章 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的借鉴 | 第21-28页 |
4.1 英国保释制度 | 第21-24页 |
4.1.1 英国保释制度的概况 | 第21-22页 |
4.1.2 英国保释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4.2 美国的保释制度 | 第24-26页 |
4.2.1 美国保释制度确立和发展 | 第24页 |
4.2.2 美国保释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4.3 保释制度的丰富实践为取保候审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依据 | 第26-2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建议 | 第28-41页 |
5.1 取保候审制度的理论价值体系构建 | 第28-30页 |
5.1.1 人权保障原则 | 第28-29页 |
5.1.2 无罪推定原则 | 第29-30页 |
5.1.3 诉讼效率原则 | 第30页 |
5.2 解决取保候审适用中问题的具体做法 | 第30-41页 |
5.2.1 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完善 | 第30-32页 |
5.2.2 取保候审保证方式的完善 | 第32-34页 |
5.2.3 被取保人、保证人的法律责任的完善 | 第34-36页 |
5.2.4 取保候审救济程序的完善 | 第36-38页 |
5.2.5 取保候审监管机制的完善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