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4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1.1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 第10页 |
2.1.2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10-11页 |
2.1.3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深化医改创新举措 | 第11-1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2.1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2.2.2 访谈法 | 第12页 |
2.2.3 数理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2.2.4 德尔菲法 | 第13页 |
2.2.5 层次分析法 | 第13页 |
2.2.6 综合指数法 | 第13-14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4-51页 |
3.1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 第14-37页 |
3.1.1 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 第14-15页 |
3.1.2 医疗卫生资源大幅增加 | 第15-22页 |
3.1.2.1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多 | 第15-17页 |
3.1.2.2 卫生机构床位数不断增加 | 第17-19页 |
3.1.2.3 卫生人员增量提质 | 第19-22页 |
3.1.2.4 卫生总费用稳步增长 | 第22页 |
3.1.3 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 第22-24页 |
3.1.4 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 第24-27页 |
3.1.4.1 医疗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 第24-26页 |
3.1.4.2 医疗服务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提高 | 第26-27页 |
3.1.5 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 | 第27-35页 |
3.1.5.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 | 第27-28页 |
3.1.5.2 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加强 | 第28-30页 |
3.1.5.3 妇幼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 第30-32页 |
3.1.5.4 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 | 第32页 |
3.1.5.5 卫生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 第32-33页 |
3.1.5.6 卫生应急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 | 第33页 |
3.1.5.7 采供血服务能力持续增加 | 第33-34页 |
3.1.5.8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成效明显 | 第34-35页 |
3.1.6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 第35页 |
3.1.7 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 第35-36页 |
3.1.8 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第36-37页 |
3.2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37-46页 |
3.2.1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页 |
3.2.2 专家基本信息 | 第37-38页 |
3.2.3 专家协调程度 | 第38页 |
3.2.4 专家意见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 第38-39页 |
3.2.5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9-42页 |
3.2.5.1 计算方法 | 第39-42页 |
3.2.5.2 权重结果 | 第42页 |
3.2.6 “十二五”四川省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分 | 第42-46页 |
3.2.6.1 确定指标值 | 第42-43页 |
3.2.6.2 指标值标准化 | 第43-44页 |
3.2.6.3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 第44-46页 |
3.3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深化医改创新举措 | 第46-51页 |
3.3.1 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建立 | 第46-47页 |
3.3.2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进行 | 第47页 |
3.3.3 健康服务业有力推进 | 第47-49页 |
3.3.4 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 | 第49页 |
3.3.5 卫生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 第49-51页 |
4 问题与讨论 | 第51-55页 |
4.1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健康公平有待改善 | 第51-52页 |
4.2 卫生资源不断增加,但资源矛盾依旧突出 | 第52-53页 |
4.3 基层卫生人才短缺,影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第53-54页 |
4.4 重大疾病威胁人群健康,健康挑战更加严峻 | 第54页 |
4.5 “十二五”规划总体实施良好,但仍有三项指标未达标 | 第54-55页 |
5 对策与建议 | 第55-58页 |
5.1 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健康公平 | 第55-56页 |
5.2 调整资源存量,做优资源增量,实现合理化资源利用 | 第56页 |
5.3 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 第56-57页 |
5.4 完善防控机制,实施综合防治,预防与控制重大疾病 | 第57页 |
5.5 合理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督导评估 | 第57-58页 |
6 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7 创新之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综述 | 第62-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8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