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6 论文写作框架 | 第19-20页 |
2 文献评述 | 第20-46页 |
2.1 并购、跨国并购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并购概述 | 第20-21页 |
2.1.2 跨国并购概述 | 第21-22页 |
2.2 跨国并购理论基础及文献评述 | 第22-31页 |
2.2.1 跨国并购的经典理论 | 第22-27页 |
2.2.2 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 第27-28页 |
2.2.3 跨国并购作为价值创造战略 | 第28-29页 |
2.2.4 跨国并购主要动因评述 | 第29-31页 |
2.3 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研究 | 第31-46页 |
2.3.1 宏观经济因素 | 第31-34页 |
2.3.2 距离类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2.3.3 国家效率与创新 | 第37-42页 |
2.3.4 企业创新能力与多元化程度 | 第42-44页 |
2.3.5 跨国并购区位选择其他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 第44-46页 |
3 假设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46-67页 |
3.1 研究框架 | 第46-4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48-55页 |
3.2.1 东道国与母国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区位选择 | 第48-49页 |
3.2.2 东道国与母国文化距离与跨国并购区位选择 | 第49页 |
3.2.3 东道国效率提升与跨国并购区位选择 | 第49-50页 |
3.2.4 东道国国家创新能力与跨国并购区位选择 | 第50-51页 |
3.2.5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 第51-53页 |
3.2.6 并购方企业多元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 第53-55页 |
3.3 研究样本 | 第55-60页 |
3.3.1 样本来源 | 第55-57页 |
3.3.2 浙江、广东跨国并购的特征及其比较 | 第57-60页 |
3.4 变量及衡量 | 第60-62页 |
3.5 模型的建立 | 第62-67页 |
4 研究结果 | 第67-80页 |
4.1 制度、文化、效率、创新对浙江、广东区位选择的整体作用 | 第67-69页 |
4.2 制度、文化、效率、创新对浙江、广东区位选择的对比作用 | 第69-72页 |
4.3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多元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 第72-80页 |
4.3.1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与多元化程度对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 | 第72-74页 |
4.3.2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与多元化程度对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 第74-76页 |
4.3.3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与多元化程度对效率提升的调节作用 | 第76-78页 |
4.3.4 并购方企业创新能力与多元化程度对国家创新能力调节作用 | 第78-8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80-8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0-82页 |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第82-86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1页 |
附录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