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信道安全容量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量子通信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5页 |
2.1 量子力学基本知识 | 第16-19页 |
2.1.1 量子态 | 第16页 |
2.1.2 算符 | 第16-18页 |
2.1.3 量子测量 | 第18-19页 |
2.1.4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 第19页 |
2.2 量子信息论基本知识 | 第19-24页 |
2.2.1 量子信息论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2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 第20-21页 |
2.2.3 常见的量子操作 | 第21-22页 |
2.2.4 量子信息的距离度量 | 第22-23页 |
2.2.5 熵和信息量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复合窃听信道的安全容量 | 第25-37页 |
3.1 信道模型及符号表示 | 第25-27页 |
3.2 经典复合窃听信道 | 第27-30页 |
3.2.1 Alice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时的安全容量 | 第28-29页 |
3.2.2 Alice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时安全容量的下界 | 第29-30页 |
3.3 带有量子窃听的复合信道 | 第30-36页 |
3.3.1 Alice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时安全容量的下界 | 第31-34页 |
3.3.2 Alice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时安全容量的上界 | 第34-35页 |
3.3.3 Alice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时安全容量的下界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量子隐形传态 | 第37-46页 |
4.1 单粒子的单向量子隐形传态机制 | 第37-38页 |
4.2 双向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机制 | 第38-45页 |
4.2.1 多控制者下的双向量子隐形传态机制 | 第38-43页 |
4.2.2 三个控制者的测量及态的重构 | 第43-44页 |
4.2.3 安全性分析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本文的工作与总结 | 第46页 |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