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4-34页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30页 |
1.2.1 正交分解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2 振型量化识别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3 工程结构的概念设计 | 第23-29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9-30页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31-3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1-34页 |
2 基于正交理论的平面结构变形分解法 | 第34-66页 |
2.1 一维二节点线性单元的变形分解法 | 第34-35页 |
2.2 平面二节点线性单元的变形分解法 | 第35-38页 |
2.2.1 基本位移基和基本变形基的构造 | 第35-37页 |
2.2.2 误差分析 | 第37-38页 |
2.3 四节点矩形单元的变形分解法 | 第38-45页 |
2.3.1 基本位移基和基本变形基的构造 | 第38-41页 |
2.3.2 误差分析 | 第41-43页 |
2.3.3 基于完备正交力学基的变形分解法 | 第43-45页 |
2.4 平面结构变形分解方法验证 | 第45-52页 |
2.4.1 刚柔分离的理论验证 | 第45-46页 |
2.4.2 变形分解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第46-49页 |
2.4.3 变形分解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49-52页 |
2.5 平面结构变形分解法的优越性 | 第52-56页 |
2.5.1 平面结构的刚柔分离和量化分析 | 第52-53页 |
2.5.2 平面结构基本变形谱的构造 | 第53-55页 |
2.5.3 平面弯曲变形的识别 | 第55-56页 |
2.6 平面结构变形分解法的方法应用 | 第56-65页 |
2.6.1 基于变形分解的平面钢构件稳定性分析及监控策略 | 第56-60页 |
2.6.2 关于简支梁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分析 | 第60-6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3 结构构件的振型识别及应用 | 第66-81页 |
3.1 基于相对变形分解的振型量化识别 | 第66-72页 |
3.1.1 基于相对变形分解的振型识别方法 | 第66-67页 |
3.1.2 基于相对变形分解的振型识别方法验证 | 第67-72页 |
3.2 平面构件振型的量化识别 | 第72-77页 |
3.2.1 弯剪及剪弯振型识别 | 第72-73页 |
3.2.2 剪切振型识别 | 第73-74页 |
3.2.3 纵向拉压振型识别 | 第74-75页 |
3.2.4 局部振型识别 | 第75-77页 |
3.3 基于振型识别的框架柱构件分类特征 | 第77-80页 |
3.3.1 短柱的振型特征 | 第77-78页 |
3.3.2 适中柱的振型特征 | 第78-79页 |
3.3.3 长柱的振型特征 | 第79-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4 基于振型的剪力墙概念设计 | 第81-106页 |
4.1 剪力墙力学特征与分类 | 第81-82页 |
4.2 基于振型的剪力墙类型判别 | 第82-84页 |
4.2.1 双肢系数的引入 | 第82-83页 |
4.2.2 对比验证 | 第83-84页 |
4.3 多层剪力墙类型判别 | 第84-86页 |
4.4 中高层剪力墙类型判别 | 第86-89页 |
4.4.1 中高层剪力墙类型判别 | 第86-88页 |
4.4.2 整体-双肢剪力墙变形特性分析 | 第88-89页 |
4.5 基于振型识别的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 | 第89-105页 |
4.5.1 基于振型识别的剪力墙性能分析 | 第89-94页 |
4.5.2 基于变形分解的剪力墙洞口优化设计 | 第94-10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5 基于振型的工程结构概念设计建议初步研究 | 第106-10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6.1 结论 | 第109-11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