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25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6-17页 |
·植物的抗盐机制 | 第17-21页 |
·离子区域化 | 第18页 |
·离子外排 | 第18-19页 |
·形态结构的改变 | 第19页 |
·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 | 第19-20页 |
·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 第20-21页 |
·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和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野生大豆抗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处理 | 第25-26页 |
·植株NaCl处理 | 第25页 |
·离体叶片NaCl处理 | 第25页 |
·离体叶片脱水处理 | 第25-26页 |
·嫁接苗NaCl处理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生长参数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7页 |
·荧光启动过程的测定 | 第27-2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28页 |
·快速叶绿素荧光、延迟荧光和 820 nm光反射的同步测定 | 第28-29页 |
·叶绿素荧光成像的测定 | 第29页 |
·膜脂过氧化水平的测定 | 第29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页 |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第2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页 |
·Na~+和K~+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Na~+流的测定 | 第30页 |
·叶片反射光谱的测定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61页 |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植株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32-45页 |
·NaCl处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2-40页 |
·NaCl处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植株Na~+和K~+含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离体叶片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45-54页 |
·NaCl处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离体叶片的影响 | 第45-49页 |
·脱水处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离体叶片的影响 | 第49-54页 |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嫁接苗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54-61页 |
·NaCl处理对嫁接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5-56页 |
·NaCl处理对嫁接苗叶片PSII和PSI电子传递的影响 | 第56-61页 |
4 讨论 | 第61-69页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植株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61-64页 |
·NaCl处理对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61-63页 |
·NaCl处理对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植株Na~+和K~+含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离体叶片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64-65页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叶片的光合性能与叶片中Na~+含量的关系 | 第65-67页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嫁接苗对NaCl处理的响应 | 第67-69页 |
5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