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对晋商文化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对晋商大院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 ·对王家大院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 晋商文化与晋商大院的融合 | 第13-19页 |
| ·晋商与晋商文化 | 第13-14页 |
| ·晋商的发展过程 | 第13页 |
| ·晋商文化的精髓 | 第13-14页 |
| ·晋商大院 | 第14-17页 |
| ·晋商大院的概述 | 第14-16页 |
| ·晋商大院的特征 | 第16-17页 |
| ·晋商文化与晋商大院的融合和体现 | 第17-19页 |
| 3 以王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分析 | 第19-39页 |
| ·人文历史背景 | 第19-21页 |
| ·王氏家族的兴衰 | 第19-20页 |
| ·地理环境 | 第20-21页 |
| ·设计原则 | 第21-24页 |
| ·防御原则 | 第21-22页 |
| ·等级原则 | 第22-23页 |
| ·王家大院与其他堡寨式大院的异同 | 第23-24页 |
| ·平面布局与空间意境 | 第24-26页 |
| ·平面布局的特点 | 第24-25页 |
| ·内部空间意境的营造 | 第25-26页 |
| ·建筑形式 | 第26-34页 |
| ·建筑特色 | 第26-27页 |
| ·建筑布局 | 第27-28页 |
| ·建筑功能 | 第28-34页 |
| ·排水系统 | 第34-35页 |
| ·晋商大院与其他派系建筑的比较 | 第35-39页 |
| ·王家大院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的比较 | 第35-36页 |
| ·晋商大院与徽商建筑的比较 | 第36-39页 |
| 4 王家大院的艺术形态分析 | 第39-49页 |
| ·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 | 第39-40页 |
| ·建筑装饰的雕刻艺术 | 第40-49页 |
| ·木雕 | 第40-43页 |
| ·石雕 | 第43-45页 |
| ·砖雕 | 第45-49页 |
| 5 晋商大院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运用 | 第49-55页 |
| ·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传承 | 第49-50页 |
| ·延续晋商大院建筑文化的运用——设计实践 | 第50-55页 |
| ·设计灵感来源 | 第50-51页 |
| ·设计构思 | 第51-55页 |
| 6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